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02|回复: 12

[佛教文化]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一、法相名词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3、缘觉:是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是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是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是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再加大乘诸法实相为四法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3、四等:即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35、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6、四德:常,乐,我,净。


37、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38、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2、五欲:财,色,名,食,睡。




43、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45、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48、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49、五恶见:(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50、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51、十惑: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亦名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54、六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56、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57、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59、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60、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62、六难:(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




63、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64、阿弥陀佛:译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




65、僧伽:义为‘和合众’,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66、达磨:义为‘法’,指佛法之法,即经典。




67、涅槃: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68、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69、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70、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71、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73、发菩提心:佛经上说过,发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广修无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广度无量众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华严经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因心直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而能勇猛精进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佛教常识


1、卫塞日:即月圆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阳历五月的月圆日。


2、佛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制成的。即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3、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成道于西元前五八八年,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


4、菩提树: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称为觉树。树叶心脏形,叶端尖长。


5、沙罗树: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罗双树间涅槃。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


6、圣客沙:是佛陀向其母宣讲佛法,由兜率天下降之地。未来佛弥勒菩萨,将在此地诞生。


7、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高约千余尺,总名为灵鹫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阇窟山是灵鹫山的异名,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


8、佛陀讲经最早的道场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规模最宏大的道场,是舍卫城的祇园精舍。


9、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叫做‘那烂陀’,是唐玄奘法师留学的地方。


10、唐朝有三藏法师,名叫玄奘,曾冒艰险,前往印度取经。


11、东晋有法显法师,往印度取经,曾经过锡兰及南洋各地。


12、印度有两个法师最早到中国来的:是摄摩腾和竺法兰。


13、佛陀在世时,印度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14、佛陀灭度后,著名拥护佛法的印度国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译阿输迦王),迦腻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请玄奘法师宣讲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师)。


15、阿育王之子玛兴达(MAHINDA)于西元前二五二年,同其妹僧迦美达,到锡兰岛米兴达礼的地方,遇见帝沙王(KING TISSA)于狩猎之时,向王宣讲佛法,帝沙王非常欢喜,请玛兴达返京城说法。不久,锡兰王国人民大部份改信佛教。而玛兴达之妹,将印度之菩提树移植锡兰,此菩提树至今仍存在,为佛教的胜迹。




16、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




17、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西藏,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18、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佛经结集有四次:



(一)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灵鹫山的七叶岩(佛灭度后的九十天,由摩诃迦叶为首席,主持编辑大会,参加结集者有五百阿罗汉)。


(二)第二次结集在毗舍离城,佛灭度约百年,以耶舍长老为上首,重新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罗城(PATALLPU —TRA即现在印度八那地方)举行结集大会。时在西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A)为上座。这次的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均已完备。


(四)第四次结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湿弥罗(现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时约在西元七十年,由婆须密(VASUMITAN)尊者为上座,这次的结集造毗婆沙论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20、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故许多比丘,多穿黄色僧衣。




21、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受染。




22、达赖喇嘛,达赖者,蒙古语,大海之意,谓智慧如大海。喇嘛者,西藏语,胜者之义。达赖喇嘛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黄衣派。还有班禅喇嘛,位在达赖喇嘛之次,统治后藏全体。




23、慧能,是中国唐代禅宗的六祖,主张顿悟禅,与北方主张渐悟的神秀大师,有南顿北渐之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4:58 , Processed in 0.22066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