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34|回复: 18

[大德开示] 净慧长老:欢迎批评你的人,微笑面对天天给你出难题的人和说你不好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自净慧长老“心经讲记”

顶礼上净下慧老和尚!

"......我给一个人出了个题,问他“什么人最有智慧?”找到什么人最有智慧,你就知道了.


什么人最愚蠢。如果你在理论上研究,肯定回答不了,所以不要把智慧和现实生活隔离开来,这个人没能回答出来,我就告诉他,“欢迎别人帮助他的人最有智慧,也就是欢迎批评你的人,微笑面对天天给你出难题的人和说你不好的人,能做到这些的人最有智慧。反之,拒绝别人帮助的人最愚蠢。你学佛别人帮助你,说你某某地方不足,你的“知见障”很严重,你能接受么?观世音菩萨化成一个乞婆,到你跟前考验你,你能接受这种反面帮助么?你的“知见障”很严重,你能接受么?


观世音菩萨化成一个乞婆,到你跟前考验你,你能接受这种反面帮助么?拒绝从反面帮助的人最愚蠢,捧你多高,摔的多狠,经常从反面给你提出意见的人,让你时时注意克服自己的毛病。谁要是说你三言两语,你就脾气来了,嗔恨心上来了,能说你有智慧么?说智慧不是智慧,做智慧才是智慧。谁要是批评你,正是从反面帮你,佛讲“提婆达多品”,正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对手高,才能成就英雄,的对手多高,你的本事就有多大,你要是不能克服自己的反面不但没智慧,而且后果很可怕;你要是还不改,将来地狱会帮你,你不是好生气么,嗔恨么?让你脱生成毒蛇,毒虫等,非得把你的毛病矫正过来;你有能耐你好斗,就让你脱生成修罗,让你天天打架直至厌烦为止。学佛的人不拒绝任何人从反面提出的不同意见,而且要热烈欢迎、由衷感谢、高高兴兴地接受。你帮助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帮倒忙。有的人不知道人家什么状况,也不知道人家的根基怎么样,就让人家学佛,你正跟那个女的说呢,人家丈夫直瞪眼睛你不知道。我们帮助人的时候要注意效果,如果一个人根基不够,你说了人家会埋怨你......
转载
发表于 2011-6-22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容得下一人是好夫妻,容得下丈夫、妻子、儿女叫好家庭,容得下双方父母叫行孝道,这叫德,能容天下众生者是菩萨,能容宇宙众生者为佛。众生无论造作什么恶事,你都能容,你有这么大的容量,就是行菩萨道。做事的人死后为鬼,鬼死后震碎为溅,千佛出世再转为人,佛都给一次机会重新生还为人。佛的德就这么大,你衡量一下你自己,别人有个小毛病你看得比天还大,自己的毛病再大,也看得比针还小。人的一切善行、善言之本, 是善心为德。菩萨的慈悲愿力是德。六道众生,恶鬼是奸猾之徒,损人利己叫奸,会算计、很乖巧,可是监狱等着你,凡是进监狱的人,他敢杀人偷东西,都由于他没德才造作这么多坏事.

智慧有啥作用,简单地说,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少走弯路,少受外界惩罚,不受六道惩罚,菩萨有智慧可以常在佛的身边,佛有智慧与宇宙同存,常寂光净土,常乐我净。智慧的功用永远也说不完,从过程当中不犯毛病,到成功之后还能享用。净念相继是从静坐开始,心无杂念,弃转习气,净念后由轻安到法喜,禅乐为食,法喜充满,你没做到这点是做不到静,静是净念的开始。由身体为第一需要,所以行才有智慧,从静坐入手,佛号不静不入心。所以佛说,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一切功德从行开始。怎么才有智慧,从静坐开始就会有智慧。
...............
一切智慧是从“行”字来的,那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怎么来理解“行"?
用身体去实现佛法就是“行”,离开我们的肉体的实践不算“行”。看经、烧香、拜四大名山,供养等不算。
身体静坐下去,无论你是学什么法门的都离不开这个事,离开了静坐一事无成,我可以给你下断言。
......
学佛人从当下身体力行去坐,有坐就有证,没有证是颠倒的,随众生业报颠倒的。佛说这个世界是幻化的,是颠倒的。我们内心想的随众生业报颠倒,外边所做还是颠倒的,你一天不坐用颠倒之见衡量这个、那个,能衡量的了吗?佛早已证知了这个公式,你不会用。而用你的颠倒套用这个公式.你已经失衡的远去了。
所以,从静坐开始。观世音菩萨现的像是结伽叠坐(多数是),观世你已经失衡的远去了。所以,从静坐开始。观世音菩萨现的像是结伽叠坐(多数是),观世法,铸成铜像来给我们讲法。佛告诉你像我这样就能修成,十方诸佛坐道场,不是站道场一定要明白结伽叠坐的目的。只有我们去行坐了,才能进入禅定,有定的境界,行就自然证得。你说来说去,那只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永远不能到达彼岸,永远也不能得到彼岸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我们帮助人的时候要注意效果,如果一个人根基不够,你说了人家会埋怨你......

确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下次遇到逆境,要记得提醒自己。学习了~
感恩师兄分享~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4:58 , Processed in 0.18599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