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99|回复: 1

[精进共修]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5期 朝礼地藏 信解行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4 微风中 盛开的槐树花飘洒着特有的芳香http://www.zhengjuesi.net/showpilgrimage.asp?news_id=328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3 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感恩http://www.zhengjuesi.net/showpilgrimage.asp?news_id=264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2期「若得诸君生欢喜 长劫苦趣心亦甘」http://www.zhengjuesi.net/showpilgrimage.asp?news_id=260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1 仁炟感恩各位跟香义工http://www.zhengjuesi.net/showpilgrimage.asp?news_id=250

一、目录
(一)【朝山小计
(三)【法师开示
    1、《朝礼地藏  信解行证》——文:释仁炟
(四)【大众分享
    1、《朝山的人们》——文:妙住
    2、《体验雨中叩拜》──文:云雾缭绕
    3、《放下我执 服务众生》——文:如杰
(五)【朝山图集
(六)【功德利益】:《朝山的功德和意义》
(七)【建寺特色】:《庄重深厚中尽显灵秀之气》——文:妙青
(八)【淘宝推介】:《随喜进排水及管网工程》
二、正文
(一)【朝山小计
朝礼日期:5月21日——5月31日
朝礼区间:莱芜和庄镇上崔村至莱芜开发区汇源果汁有限公司
叩拜数目:7323个
(二)【大众参与—一起朝山去】
大众参与统计
    截止5月31日,博山正觉寺接收到的实修活动报名人数共159人,统计如下:
·10位 信众发愿与法师同数叩拜。(来自:淄博、济南、菏泽、临沂)
·44位 信众发愿每日叩拜108拜。(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淄博、即墨、广州、济、河南)
·88位 信众发愿诵100万遍地藏王菩萨圣号。(来自:淄博、济南、上海、延安、天津、深圳、栖霞、海口、青岛、临淄、菏泽、河津、威海、河南)
·66位 信众发愿十斋日或每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自:淄博、烟台、北京、天津、临朐、延安、长沙、济南、河津、法国贝尔福、墨西哥)
·8位 信众发愿阅读经藏。(来自:淄博、临朐、深圳、延安)
·57位 信众发愿每日读诵《金刚经》、《楞严咒》、《十小咒》、《心经》各1遍,《大悲咒》7遍。(来自:广州、深圳、上海、青岛、海口、济南、淄博、墨西哥)


[ 本帖最后由 zxl圣莲 于 2011-6-11 16: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师开示】
朝礼地藏  信解行证
释仁炟
    大家知道,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仁炟双手合十,每走一步,念一声“南无地藏王菩”。走三步,念三声“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然后磕头,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拜下去。

    咱们现在是朝拜佛教圣地九华山,朝拜地藏王菩萨。

    大家在参加朝拜的时候要思考:如何朝拜九华山和地藏王菩萨?

一、朝圣之行即是“信、解、行、证”的过程

    佛教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总结起来不外乎四个字:“信、解、行、证”。

    信:即对三宝具有正信。信是认识佛教最重要的入手处。《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因此,要想获得佛教的利益,一定要具备信仰。

    解:即对佛法义理获得正解。深入经藏,广阅三藏十二部,是对佛法义理获得正解的最佳门径。除了广学多闻之外,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一门深入,触类旁通,真正获得佛法的真谛。

    行:即依法修行。佛陀说法,是为了使众生都能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因此,佛教更注重的还是佛法在生活上的落实。信解之外,更要实践,所谓“说食不能饱”,因此,学佛一定要修行。

    证:即由修行而证果。

  信、解、行、证并非单线的次第,而是周而复始、反复增上的过程。由正信,生起清净心,而求慧解,经过实践,得到证明,验证了佛法的真实不虚;从而增加信心,进一步深入了解,在历事炼心中反复实践,实践中进一步验证佛法,又增加净信。如是周而复始。

    无论是跟香或者跟随仁炟一起叩拜,或者是发愿参与“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的朝圣活动。这两、三千里路程,这一段时间里,都贯穿着、实践着佛法的“信、解、行、证”。

    大家不要为了叩拜而叩拜,为了参与而参与,在道理上要明了,要激情与理性合一。

二、朝圣的过程也是向地藏王菩萨学习的过程

    朝礼九华山不只是叩头、念诵地藏王菩萨的圣号。而是在叩拜地藏王菩萨、念诵地藏王菩萨名号的过程中,了解地藏王菩萨的事迹,学习地藏王菩萨的大愿,跟从地藏王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

(一)地藏王菩萨本愿事迹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王菩萨因地发愿、行愿的事迹。

    1、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王菩萨那时为孝女,婆罗门女。她的母亲悦帝利信邪,常轻三宝,死后堕入无间地狱受苦。婆罗门女卖掉家宅,广求香华,于佛塔,大兴供养。至诚恭敬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圣号。其母承其功德,离狱生天。

    而后,婆罗门女便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言:“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婆罗门女者,即是地藏王菩萨。

    2、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地藏王菩萨那时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命终堕恶趣,受极大苦。光目女遵从罗汉的教导,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圣号,兼塑画形像。

    光目女为了救度母亲发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以佛威力和孝女光目女的布施功德、大誓愿力,救拔母亲离地狱苦。光目女即是地藏王菩萨。

    3、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那时有佛名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 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长者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4、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此即地藏王菩萨。

(二)地藏王菩萨的大愿

    愿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总愿,无论发什么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六愿及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的五百愿,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均称别愿。

    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可以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三) 地藏王菩萨的行愿

    佛经中多处记载地藏王菩萨行愿的慈悲和威神力,行愿的恒常和久远。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讲到:“如是大士,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海电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大地众宝合成,一切过患皆悉远离,种种宝树、衣树、器树、诸璎珞树、华树、果树、诸音乐树,无量乐具,周遍庄严。

    以要言之,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
此善男子,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复于当来,过于是数。”

(四)地藏王菩萨的重任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到,地藏王菩萨昔于忉利天宫,受释迦世尊嘱咐,于释迦牟尼佛寂灭以后,未来的佛——弥勒尊佛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

    释迦佛把这一重任,交给地藏王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弥勒佛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

(五)地藏王菩萨的功德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地藏菩萨为什么能具有不可思议功德?《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六)地藏王菩萨的开示

    略举地藏王菩萨在因果和大乘一实境界的开示。

    1、因果方面的开示

    地藏王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很深,多造恶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着重开示因果报应的道理。从业感差别的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自作自受,业感缘起的道理。

    2、大乘一实境界和唯心识观、真如实观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开示了一实境界,以及如要依靠一实境界修习信解,应当学习唯心识观和真如实观。

    (1)一实境界

    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

    (2)唯心识观和真如实观

    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

    唯心识观: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

    真如实观: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七)地藏比丘与九华山

    历史上记载了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地藏比丘出家,在九华山修道,建寺院,领众修行,跏趺而灭、肉身不坏等事迹。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山川幽奇,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

    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着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

    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

    地藏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一百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此即地藏生前宴坐之地。这就是九华山建寺之因缘。

    由此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齐名,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全国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鼎盛,深为民众所信仰。

三、朝礼地藏  信解行证

    地藏王菩萨的本愿、事迹、功德、教诲等在地藏三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有详细记载,大家要认真读诵。

    信:相信佛陀关于地藏王菩萨的开示,相信地藏王菩萨的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威神、大智慧。

    解:了解、学习地藏王菩萨的本愿、事迹、功德、教诲等。学习地藏王菩萨因地为谁发愿,发何愿,愿的深度、广度,利益的范围等;学习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大愿,认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发愿,发何愿。

    地藏王菩萨在人间化身为地藏比丘,在九华山修道,建寺院,领众修行,最后跏趺而灭、肉身不坏。大家学习这些事迹,不要只作为故事来了解,而是要思考地藏比丘出家后如何修行,遇到困难如何处理,如何领众实修,以及地藏比丘的大神通、大智慧。地藏比丘坐化后肉身不坏,至今科学上都很难解释。地藏比丘通过实修实证证明佛法的真实不虚,也以他的大愿大行向后世佛弟子做出了榜样。

    地藏王菩萨在因果报应和一实境界的开示,多种方式善巧教导不同根基的众生。度化众生,而不为所困,在般若性空中实现度众的大神通大妙用。

    行:效仿地藏王菩萨,身体力性地去行、去做。

    学习地藏王菩萨如何履践自己的誓愿。地藏王菩萨因地为光目女时,她听从佛陀的教诲,深信不疑,布施供养,认真念佛。亲见地狱苦难,亲聆佛陀教诲。在佛力加持下,以深信心、清净心、孝心和功德利益救度了母亲。有人常怀疑,佛菩萨到底灵不灵,一边念佛,一边怀疑。为什么光目女有求必应,我们应该思考和学习。

    无始劫以来,地藏王菩萨都不知疲厌地履行誓言、精进修行。要反思自己的誓愿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证:早日契入诸法实相,证悟菩提。

    解脱烦恼,了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为每位修行人所期盼,也是修行的结果。具体何时能够开悟,什么方式开悟,何时证悟菩提,要看个人的信愿行持以及时节因缘。修行重在行愿行持,修在当下,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愿我们效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王菩萨,早日契入诸法实相,证悟菩提。

    阿弥陀佛,祝愿大家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6:29 , Processed in 0.23498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