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607|回复: 17

[事迹传记]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净慧老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和尚对于净土和密宗,都有他自己的一些看法。他主张“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心净则佛土净”。所以在自力的基础上,他也提倡修净土法门。他认为修净土法门的关键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认为净土和禅是密切相关的。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是憨山大师,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虚云老和尚自己的话里得到证实。老和尚在南华寺任住持时,晋院的那一天到各个殿堂拈香礼拜说法。老和尚在憨山大师肉身像前拈香礼拜的时候,他的法语是这样说的:

  虚云老和尚
  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换了形。
  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
  憨山大师的法号是德清,虚云老和尚的法号也是德清。但是古今相逢不是一个色身,换了形体。古德清的肉身还在,今德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说“古今相逢换了形”。“佛法兴衰听时节”,当年憨山大师去中兴南华寺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充军之人。他以一个“服刑者”的身份去中兴南华寺,把六祖道场振兴起来。虚云老和尚去中兴南华寺的时候,六祖三次托梦召他。当时广东省的主席李汉魂也再三邀请老和尚,一定要他老人家去南华寺。所以说佛法兴衰的时节因缘不同。佛法也是因缘法,它的兴衰也是由时节因缘来支配的。当然,人是众多因缘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入林入草不曾停”,生生世世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就是菩萨的精神。过去沩山祖师曾说过,百年之后他要到山下去做一头水牯牛。我们今天的人听了这话会害怕,为何不去极乐世界,而是要去做水牯牛干什么?但对禅宗的大德来说,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度众生的过程,今天走到山林中去,明天又到草莽中来,不停的奔走,只要哪儿有众生,哪儿有苦难,他们就到哪儿去。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老和尚这一辈子,从五十六岁以后出世为人。所谓出世为人,就是说结束了专修的生活,真正出来弘扬佛法,救度众生。老和尚每十年修一个道场。他最初修的道场是在云南。那时云南的汉传佛教很衰微,他老人家朝鸡足山的时候,看到迦叶尊者的道场已经衰败到了极点,于是就发心在那个地方修了一座寺院,叫祝圣寺。直到现在,那里还有人继续住持、弘扬佛法。以后他又在昆明修了一个云栖禅寺(即华亭寺)。再以后又回到鼓山,中兴鼓山道场。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三四年,老和尚来到广东南华寺,在广东住了二十年。一直到解放初期,他还住在广东。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他去香港打了一堂水陆。当时全国已经解放了一大半。这时有人考虑到老和尚的安危,就邀请他留在香港。老和尚说:“我有我的责任,我不必留在这个地方。”可见老和尚是一个愿力很大的人,他完全把个人的安危得失置之度外。后来有人就这个问题评论说:“虚云老和尚既然有神通,他为什么到了香港以后不留下来,一定要回去做什么?而回去以后又遇到了很多的挫折。”这种评论真是肤浅至极!佛教假使没有那些真正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大德出来支撑的话,哪会有今天?所以从老和尚整个人格来讲,他真是一个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大丈夫!
  谈到虚云老和尚的禅风,要讲好这个题目,非常不容易。为什么呢?一是他老人家活动的时间跨度特别大,二是他老人家的禅风可以说是高深莫测。要了解虚云老和尚的禅风就必须对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虚云老和尚诞生于一八四零年,圆寂于一九五九年,与赵州齐年。他十九岁就出家了。他参学弘法的时间整整一百年。他所处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一百年,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激烈变化的一百年。从世界来说,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所经历的改朝换代有三、四次。中国这一百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翻天覆地的变化,他都经历了。再就佛教的发展而言,这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可以说他是处于历史浪尖上的人物。每逢变革的时刻,他想躲也躲不掉,想逃避也不可能。在佛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必定要站出来,顶住浪尖,做中流砥柱,护持佛教。他老人家的禅风,是和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密不可分的。
  在近代佛教史上,对佛教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所谓“庙产兴学”。那时的寺院都有一些田产,而且寺院的规模都比较大。当时有个叫做张之洞的人,在一八八八年提出要拿庙产来兴学。当时这件事把整个佛教界惊呆了,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来应付这件事。因为张之洞当时也是清朝政府的一个大官,他提出这么一个意见来,那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情,而且他的意见马上就得到了受过西洋文化熏陶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响应。那时候的佛教还处于一种非常保守的状态,所以大家都不知所措。当时日本东本愿寺的一些出家人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干预中国佛教,说是要帮助中国佛教界来兴办学校。当时日本也是欺负中国的列强之一。为了这件事,江浙几省的大丛林就联名向中央政府请愿: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日本东本愿寺的和尚来我们这里办学,他们的目的并不是真想帮助我们办学,而是想推行日本的军国主义政策,是想借办学来帮助他们的政府对中国实现侵略统治。当时日本人,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清朝政府已经提出了庙产兴学,所以他们就说,与其让政府拿庙产兴学,还不如让我们来帮你兴学,这样就可以把政府提出的“庙产兴学”的动议抵消掉。当时佛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警惕到了日本人的野心。如果接受了,不仅丧失了国权,也丧失了教权。绝对不能同意。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所以江浙的几位法师就出来创办佛学院。早期的佛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起来的。最早创办的佛学院在扬州,叫扬州僧学堂,后来陆续有杨仁山老居士创办的祗园精舍、月霞法师的华严大学等佛教教育机构。当时这样做,一方面是要抵制日本的宗教渗透,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抵消庙产兴学的政令。这一事件,当时几乎所有的大丛林都受到波及,各地长老大德都感到难以应付,包括虚云老和尚在内。这一事件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抗战,庙产兴学才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有所缓和。当时大多数的佛学院,都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为了保护庙产才创办的,一般说来影响不大。但也有办得成功的,像太虚大师办的那些佛学院。
http://www.foyin.com/Renwu/dangdai/200908/81330.html
发表于 2011-5-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药王菩萨
南无药上菩萨
南无净眼如来
南无净藏如来
愿一切法界众生,自当下这一念起,身口意业,皆不离菩提心 ,不离幻法度幻众;如有须臾失菩提心 ,当即忏悔,回归清净菩提心位。
愿一切法界众生常劝其所有因缘众生皆发菩提心 。
愿一切法界众生早日皈依三宝,修学甚深般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速得佛果。
愿一切法界众生皆修习甚深般若 ,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愿一切受持者,皆能幻法影响幻众,所求如意,常行甚深般若波罗蜜。
愿一切法界众生所做一切功德皆回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顶礼感恩历代与时俱进、弘扬大乘、弘宗演教、护持佛陀正法一切祖师大德、大善知识

祈愿世间多真正荷担如来家业者,践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演绎大乘佛法的不可思议。传承、弘扬,法脉永续不断、佛日常明!

一者 礼敬诸佛。  二者 称赞如来。
三者 广修供养。  四者 忏悔业障。
五者 随喜功德。  六者 请转法轮。
七者 请佛住世。  八者 常随佛学。
九者 恒顺众生。  十者 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者 礼敬诸佛。  二者 称赞如来。
三者 广修供养。  四者 忏悔业障。
五者 随喜功德。  六者 请转法轮。
七者 请佛住世。  八者 常随佛学。
九者 恒顺众生。  十者 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师们的做为,踏破天地的气概,勇担如来家业的精神,想来即让人流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6:25 , Processed in 0.19455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