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45|回复: 2

[大德开示] 能活在当下的人才能知足(达真堪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活在当下的人才能知足





作者:达真堪布



    我们工作、处理事情都没有正知正见,都是碰运气。做事情应该以正知正见来做。正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分别非常多,所以影响了正知正见。若是你没有妄念,没有邪知邪见了,就有正知正见了。什么叫正知正见?在生活中、工作中,该想的都能得想到,不该想的一个也不想,这叫正知正见。该想的没有想,想的都是没有用的,这叫邪知邪见,叫妄念。去掉妄念之后,你就有正知正见了,该想的一定能想到,而且想得非常周到。这个时候工作自然就顺利了。

    家庭也是。佛法里讲了怎样为人,怎样处事,怎样奉献,怎样付出。若是你真正做到了,家里的这些障碍自然就没有了,家庭自然就和睦了。你为一切众生学佛,也要先从自己家人做起。我们现在在家里虽然也奉献,也付出,但都是自私的,没有真心地对待众生,所以你还不了这个债,了不了这个缘。“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就是轮回。你现在要了缘、了债、了生死,就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没有要求、不求回报、真心地对待众生,家庭自然就好了。

    佛法主要强调的是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只要你一转念,一切都会变好。你把心放正,一切都会一帆风顺;你把心放平,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的作用是不可思议的。身体圆满了——健康,家庭圆满了——和睦,工作圆满了——顺利,一切圆满了,处处清净了,这叫大圆满。修大圆满,就是修怎样转念。

    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完全要靠自己。自己可以给自己制造快乐,也可以给自己制造痛苦。是痛苦,还是快乐,完全由自己决定。

    “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问题,很多不足,如果换个角度看,都是圆满的。

    “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知足少欲不是说我们要吃的少,穿破烂的衣服,而是心里不能有太多的欲望。现在是条件越好,人的欲望越高;欲望越高,烦恼越多。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跟以前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现在人们不但没有开心、快乐,反而烦恼、压力越来越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的欲望越来越高了。住平房的时候想住楼房,住楼房了还想住别墅,住别墅了还想住皇宫,等到住皇宫了还会想住到天堂里去。

    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所以心里不能有太多的欲望。痛苦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也是自己给自己修来的。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心里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这叫知足常乐。大道理谁都会讲,但是真正要做到知足是很难的,能活在当下的人才能知足。

    “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我们真的放不下。若是我们明白了道理以后,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我们现在就是放不下,已经得到的怕失去,尚未得到的怕得不到。心里总是这样患得患失,有这样的烦恼。其实你真正放下了以后,你什么都不用放弃,你所得到的一定不会失去,你尚未得到的也一定会得到。

    其实这都是缘来缘去,缘聚缘散。等你到达了彼岸再看,都是很正常的,没有不正常的。你看一切事、一切物,都觉得很正常、很应该。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很正常啊!该聚聚,该散散,该生生,该死死,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要随缘啊。人活得太累了,也太苦了,应该有佛法,应该有这样的精神依靠,应该有这样的心灵引导。希望大家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然后更进一步地学修。


文章来源:http://www.dymf.cn/Article/sskq/jjks/2011-04-08/6032.html
相关阅读:
随缘才有自在
不要以佛法助长烦恼和贪心
能放下是智慧,不放弃是慈悲
修行就是用智慧创造美好
在财富面前随缘安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放下是智慧,不放弃是慈悲


作者:达真堪布   
   

认真、坚持这两点特别重要。现在很多人学佛修行都是偶尔性的,断断续续的,有时间了、没有什么事做了才学一学、修一修,参加参加,平时就把学佛修行的事忘了。不能这样。如果这样的话,解脱成佛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认真。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无论修什么法都要认真。认真不是执着,这两个在实际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分清楚。要认真,但是不能执着;要放下,但是不能放弃。现在很多人把这些混在一起,没有分清楚,把放弃当作放下,把执着当成认真。一说“不能执着”,就不认真了,无论做什么事、修什么法都不认真了。不认真是罪过,不执着是解脱,这两个不一样。一说“放下”,就都放弃了,家也扔了、孩子也不管了,工作也不顾了,认为自己是学佛的,跑进庙、佛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这叫念佛吗?这叫修行吗?这不叫念佛,也不叫修行。
   


你真正能放下一切了,这才叫念佛;你真正能随缘了,这才叫念佛。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不一定是念佛;嘴里念“阿弥陀佛”,心里想的却是别的,这不叫念佛。放下是解脱,放弃是罪过,这些一定要分清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实际行动上分清楚。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放弃。在演戏的过程中不能糊涂,不能把这些当真,不能执着。要认真,不能放弃;要放下,不能执着。
   


什么事都可以是修行,日常的工作生活也是修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放下、解脱,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可放下的,没有什么可解脱的。把这些都搞清楚就行了。性空妙有、真空妙有那些很多深奥的道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真空离不开妙有,妙有离不开真空;相离不开空,空离不开相。要认真,这是妙有;不执着,这是真空。要放下,这是真空;不能放弃,这是妙有。
   


密宗里还讲方便和智慧,这也是这个意思。法语里有这么一句,“能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不放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一切一切都要放下,放不下肯定有障碍和烦恼,放下了就解脱了;放下一切众生,就有大智慧了。不要放弃一个众生,包括自己的仇人、敌人、鬼魔。都害怕鬼魔,“我的家里有鬼魔,把他们都送走吧!”这叫放弃众生、失去众生!
   


不放弃一个众生、不失去一个众生,这叫慈悲心。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一种平等心,对每个众生都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不分老少、不分佛魔。在佛的面前、在上师三宝面前众生都是平等的。放下了一切众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才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大慈大悲、大彻大悟的人才能悟到这个道理,才能做好这件事情。一般的人能悟到、能做到吗?难就难在这里。
   


现在讲这些,肯定有的人不太理解、不太明白,那很正常。你好好学、好好修,有一天你一定会明白、会理解的,那个时候你就有大智慧了。你真正明白了,这叫开悟;你真正做到了,这叫解脱。把这些都分清楚,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8:48 , Processed in 0.244613 second(s), 18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