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147|回复: 11

好多人认为福报算什么呢?你的福报没有积累够而想开智慧、开悟的话,门儿都没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多人认为福报算什么呢?你的福报没有积累够而想开智慧、开悟的话,门儿都没有智空法师

有人说:求恶求善无所谓啦,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谈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求智慧不求福报。

现在好多人爱谈这个问题,他认为福报算什么呢?我求智慧呀。有人天福报还要有智慧才行,对!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想得到并且转变自己业力而有人天福报的那个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呀?究竟的来说,一点路也不能省,你的福报没有积累够而想开智慧的话,门儿都没有。

你看杨洪,为什么善知识就愿意点化他?善知识希望他成熟呀。因为他是个好基础呀,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他那块地种什么都能很快长高。所以我们得赶快去,找一棵将来可做顶梁大柱的松柏种籽来种下,他有极强的功德力基础,修了很多善的基础,加行资粮道很充足;很充沛,所以一定要让他快速的成熟起来。如果你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一点善功德也没有,善知识就会告诉你:“先好好布施吧,好好做功德吧,你的功德力不够是不行的”。

在西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喇嘛,他对他的上师说:“我怎么修行”?上师说:“你要好好做善事哦,多做功德,智慧才能增长,功德和智慧的增长是平等的”。“哦,原来这样,功德增长智慧才能增长”!喇嘛想。所以他就给大众印经,每天早上就推着印经板去印经,印了多少年了。他不停的为别人做,目的是为了开智慧。他也没有了解经文法义,也没有听闻佛法。印了很久,几十年了,觉得很累,就烦了。他就拿着那个印经板发了个愿:“文殊菩萨,诸佛菩萨请做个证明吧。我的上师跟我说:好好求福,求福就能增智慧。我一直在为别人做事,可我的智慧还没有开哦!如果我上师说的这个话是错的,那我把这个印经板丢到空中就让它掉下来好了,如果我上师说的这句话是对的,那丢到空中的这个板不要掉下来好了”。他想:这个木版丢到空中肯定要掉下来的,那就证明我的师父说错了——他想证明他的师父说错了。他不想做功德了,不想求福报了,他想开智慧去。

理所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板要丢到空中肯定要掉下来的。他一狠心,一咬牙就把板往空中“啪”的一声,丢了出去,不管了。他就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木版掉下来的声音,可是,一直没有掉下来的声音。奇怪了,木版没有掉下来,怎么回事?睁眼一看,文殊菩萨在空中接住了经板!!!文殊菩萨说:“我可爱而又可怜的弟子呀,你的上师其实一点错也没有呀,你的福报增长够就是智慧增长够。你现在的智慧没有开,就是因为你的福报还不够,你应该继续修呀!继续求福报,继续为大众服务哦”!哇!他此时能亲见文殊菩萨,很难得!

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表智慧的!就是由于他的信心发生动摇的时候,就是由于自己做功德;做善事的问题产生怀疑的时候,而且自己的福报增长到一定水平后,感应到了文殊菩萨现身!菩萨无处不在呀!

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福报求不到,想开智慧?不行!!你的福报有了,就把福报转换为智慧了。

佛陀告诉你, 智慧是福报的仆人, 福报才是第一位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168759/


福德到底有多重要,看完本文你一定有深刻认识
一、福德的重要性

世人学道者多,悟道者少,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并非完全是根器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缺少福报有关。比如一部跟自己最契机的经论,哪怕只有几行字,可能看后会发生全身心的变化;一位善知识,哪怕只见一次面,就能直接打开自己的某个心结,如果没有福报的话,都可能见不到。

一个密乘行人找到什么样的上师,这固然与宿世的因缘、和个人的发心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的福德。福德、发心不够的,很容易遇到假上师。不少人依止上师前根本不加观察,而不久又开始随意诽谤,甚至对整个密乘生起邪见。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还有如修行缺少自由、多诸障碍;生活、工作上处处不顺等等,都是福报不够的缘故。福报不够,即使发心弘扬佛法,也难成功。福报若够,就会心想事成,违缘就不容易起;弘法上也没有障碍;智慧也容易生起。

有人认为:般若为三乘之母,当摆在学修之首。应待彻悟空性证得解脱,再依空起用,广行利他事业。
又有人认为,《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必执着于善行福德这些有为法呢?

多识活佛说:“小乘法不能成佛,而大乘法能成佛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很显然不在智慧,而在方便法。《现观庄严论》说小乘罗汉入菩萨道,必须从大乘资粮道发心进入,无法从更高位进入。其主要原因,就是福德资粮不足,因而开悟的程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者,破二障也不能光靠智能,要靠雄厚的福德资粮做后盾。""这些都是藏传佛教根据了义经典,得出的正确结论。那种先修慧证得开悟,再修福德资粮的说法,是割裂智能方便二道,轻视慈悲善行的一种错误观点。”

曾经,宗喀巴大师向文殊菩萨请问中观见之甚深缘起法等问题时,菩萨解答后,大师仍然不太明白。菩萨嘱咐说,除殷勤祈祷、仔细阅读经论外,要积集资粮,净治罪障。
有人以为世人眼中的富贵,是福报资粮。曾有人想放下官位,出家修行,但每次在动身的前一天就生病,而且很难治好。后来心灰意冷,还是做自己的官去吧,结果病马上就好了。这就是没有福报的表现,是他的冤亲债主怕他解脱了,所以千方百计地拉住他。

被称为中国三大比丘尼之一的圆照法师,火化后牙齿、心脏久焚不坏。她是贡嘎上师的弟子,曾向上师求金刚橛法。上师劝她多供曼扎,先修福报。但她执意修金刚橛,并修到把金刚橛插入水中不倒。一次在山中打坐时,一块大石崩下朝她压过来,她马上拿起金刚橛一指,大石立即分成两半从两边滚开。她以为躲过了一劫,但却在走路时摔了一跤,把一只胳膊摔成三段。当时大雪封山,幸好还有点福报,遇到一个采药老人,把她治好了。此后她经常跟弟子讲,要多修福德。

有仁波切开示说:有足够的福报,我们的修行才能够提高。禅定功夫的增长,智慧的生起,证悟的生起,都离不开福报。以前的老参师傅都知道,在禅堂里,古代是开了悟的人做班首,没开悟但是修行理路明白的可以做参头。参头师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其他每个同参修行的境界问一下,看看谁有没有问题;谁的路子走错没走错,走偏没走偏,需不需要纠正。同时也看一下,谁的境界达到什么程度了,如果疑情真实,功夫成片,那么呢,说明这个人很快就要开悟了。他就会悄悄告诉班首,注意这个人,注意接引他。一般来说,七天之内就会开悟,心里面应该生起证悟;如果七天还不开悟,那就说明有问题啦。什么问题呢?福报不够,虽然功夫用到了,但是福报不够,所以开不了悟。 这个时候呢,就要他大做供养。


菩提树下佛缘阁:http://shop65812452.taobao.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弘亮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
感恩
发表于 2011-5-5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14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福与慧,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慧双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是什么?

如何衡量福报?

有福报的还会到这个五浊恶世来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0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这个五浊恶世来的都是没有福报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2 16:50 , Processed in 0.24680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