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673|回复: 17

鳝鱼报恩,店主改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8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鳝鱼报恩,店主改行
  南京人很喜欢吃鳝鱼面。城南河边有一间面馆,生意比别家好。
  店里有一位学徒,看见鳝鱼不容易死,虽然被砍断,还能动,心里很不忍心,每天偷拣一条肥大的鳝鱼,放入河中。
  学徒期满后,他被升为伙计,每天偷放更多条鳝鱼。后来,他被店主看见了,因而被解雇。
  他因失业不能生活,便到下关跳江。他跳下水后,忽然觉得脚下有东西托住,被人救起。回头看见江里,是一群鳝鱼团在一处。
  店主听到这件事,很懊悔鳝鱼面的买卖,改开素菜馆,而且又聘请他作伙计,生意更好。
  这是民国初年的事,当时很多南京人晓得。谁说这么小的鱼,不会知道报恩呢!(《寅畏室笔记》、《因果轮回实录》第七十六页)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鳝护子,毅然戒杀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周豫,烹煮鳝鱼时,曾经看见鳝鱼头部和尾巴朝下,弯曲身子,而让腹部向上,因为突出水面的那一段腹部有卵子。他被鳝鱼宁愿牺牲自己忍受痛苦而保护卵子的高尚行为所感动。从此以后,他便不再杀害各种动物。(伤心录、《感应篇汇编》卷三)
  刘念台先生在「人谱」里说:「鳝鱼又名护子鱼,仁人不忍吃它。试观在沸汤惨痛时,他尚且这么舍身护子。吃的人快心,读的人酸鼻。」
  所以说: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鱼无声类,见死瞪两目。
  挣命砧几间,张口不能哭;
  死犹护其子,鳝烹将身鞠。
  戒杀琐咏也说:
  毋谓动物蠢,爱生同吃紧;
  黑鱼惜其胎,曲腰就汤殒。(《物犹如此》第七十四页)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鳝救婢疾,店东放生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注)古医书记载:河底泥能涂敷被汤火灼伤的部位。
  (评)「店里发生火灾,是毒杀鳝鱼的心,自己焚烧自己。婢女能活命,也是救鳝鱼的仁爱心,自己救活自己。」(《异谈可信录》《物犹如此》第一三四页)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合家戒杀,解厄延寿
  
  赵素是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
  有一天晚上,他坐船到青浦县去探望亲戚,看见有一个人站立在船上,仔细一看,是已经过世的仆人。
  赵素很惊讶地询问原因:「你为什么来这里呢?」
  已经过世的仆人回答:「我看见冥府的阴差,现在正在追捕三个人的神识!」
  赵素问:「那三个人是谁呢?」
  对方回答:「其中一位是湖广人,另一位则是你现在所要探望的亲戚,第三位我实在不便说。」
  赵素又问:「难道是我赵某人吗?」
  对方回答:「对!」然后就不见了。
  赵素来到所要探望的亲戚家门口,便听到房间内有哭泣声。他大吃一惊,急忙掉头回家。
  走了一会儿,他又遇到死去的仆人说:「您不要害怕!我在路上看见有人能够为您解危,因为您全家戒杀的缘故!如果到了半夜,我没有来,您就逃过这一劫了!」
  后来,赵素又活了二十年,才逝世。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发愿文(全本)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发愿文(全本)
自序
天地生物以供人食,如种种谷、种种果、种种蔬菜、种种水陆珍味。而人又以智巧饼之、饵之、盐之、酢之、烹之、炮之,可谓千足万足,何苦复将同有血气、同有子母、同有知觉、觉痛觉痒、觉生觉死之物而杀食之,岂理也哉?寻常说:“只要心好,不在斋素。”嗟乎!戮其身而啖其肉,天下之言凶心、惨心、毒心、恶心,孰甚焉?好心当在何处?予昔作《戒杀放生文》劝世,而颇有翻刻此文,不下一二十本。善哉斯世,何幸犹有如是仁人君子在也!  (《竹窗随笔·戒杀》)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
   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见在椿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一也。
  二曰生子不宜杀生。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令他子死,于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业,亦太愚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二也。
  三曰祭先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业耳。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起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三也。
  四曰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四也。
  五曰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几。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五也。  
   六曰祈禳不宜杀生。世人有疾,杀牲祀神,以祈福祐。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杀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者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种种淫祀亦复类是。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六也。
  七曰营生不宜杀生。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或渔捕、或屠宰牛羊猪犬等,以资生计。而我观不作此业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冻馁而死也。杀生营生,神理所殛;以杀昌裕,百无一人。种地狱之深因,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矣!何苦而不别求生计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七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大师戒杀祝愿文
  若能一月不杀,至月尽夜或次月朔旦,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
  弟子某甲,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遵先佛明诲,今行不杀已及一月,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冤愆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终之际,身心安稳,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莲花之中,花开见佛,得无生忍,具足佛慧。以大神力,凡我旷劫所杀冤命,以及十方被杀众生,悉得度脱,成无上道。愿佛慈悲,哀怜摄受。发愿已,念佛或百声千声万声,随意多少。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大师放生文
  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钩、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囹圄;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舐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
  由是昊天垂悯,古圣行仁,解网着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圣哉流水,润枯槁以囊泉;悲矣释迦,代危亡而割肉。天台智者,凿放生之池;大树仙人,护栖身之鸟。赎鳞虫而得度,寿禅师之遗爱犹存;救龙子而传方,孙真人之慈风未泯。
  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易卑名为上第。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以微职而封侯。屈师纵鲤于元村,寿增一纪;随侯济蛇于齐野,珠报千金。拯已溺之蝇,酒匠之死刑免矣;舍将烹之鳖,厨婢之笃疾瘳焉。贸死命于屠家,张提刑魂超天界,易余生于钓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孙良嗣解矰缴之危,卜葬而羽虫交助;潘县令设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号。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猎人之网,道播神州。雀解衔环报恩,狐能临井授术。乃至残躯得命,垂白壁而闻经;难地求生,现黄衣而入梦。
  施皆有报,事匪无征,载在简编,昭乎耳目。普愿随所见物,发慈悲心,捐不坚财,行方便事,或恩周多命,则大积阴功,若惠及一虫,亦何非善事?茍日增而月累,自行广而福崇,慈满人寰,名通天府,荡空怨障,多祉萃于今生,培积善根,余庆及于他世。傥更助称佛号,加讽经文,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离恶道,则存心愈大,植德弥深,道业资之速成,莲台生其胜品矣。
  莲池大师放生祝愿文
  放生已,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
  弟子某甲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遵先佛明诲,今行放生,已得若干,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冤愆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终之际,身心安稳,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莲花之中,花开见佛,得无生忍,具足佛慧,以大神力。凡我所放一切生命,以及十方无尽有情,尽得度脱,成无上道。愿佛慈悲,哀怜摄受。发愿已,念佛或百声千声万声,随意多少。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另版】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之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知自觉,罪过执迷。当知天本好生之德,天地生物,以供人食,种种植物类,如谷、果、蔬菜、水陆珍味可谓供食之千足万足也。吾人怎可无仁慈之心,何苦复将同有血气、同有母子、同有知觉、觉痛觉痒、觉生觉死、同有灵性之活物,来忍心杀而食之呢?仁人君子、良心何在?岂理也哉!寻常人说:「只要心好,不在斋素。」嗟呼!利己损命,戮其身而啖其肉,以饱吾腹,杀生害命以乐己,扪心伤天理,天下之言凶心、惨心、毒心、恶心、孰甚焉!好心当在何处,此举世行而不觉其非,可谓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今略录七条劝戒杀文,供世人了解,希以真诚感天,即成物成己也。
一曰 生日不宜杀生
须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放生,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见在桩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明者戒杀也。
二曰 生子不宜杀生
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兽,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而杀死他子,于心过毒扪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孽,亦太愚痴矣!爱己子生当爱他子命,慈爱不杀也。
三曰 祭祖先不宜杀生
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冤业。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超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当移资买活物放生或作地方善事,以累积阴德,可超度先灵永生,愿大孝之人,不用荤类祭祀也。
四曰 婚礼不宜杀生
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乃喜庆也,前厅喜事,后厨杀生,吉日而用凶杀,不吉也。故应禁杀,当用素斋宴客为佳也。
五曰 宴客不宜杀生
良辰美景,贤主嘉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好意食水甜,何须广杀生灵,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几,嗟乎!有良心者,能不悲乎?为我死者,折吾福,仁智者不食生灵也。
六曰 祈神不宜杀生
世人疾难,杀牲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人人爱命,物物贪生,杀他命而延补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仁爱者,才可成仙做神,神其可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造罪神担神仙不欢,至诚祭拜,当用青菜水果,素品既经济又实诚,神必护庇赐福也。
七曰 营业不宜杀生
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飞禽、或渔捕水族、或屠宰牛羊、猪犬鸡鸭等,以资生计,而观一般不作此业者,同有衣食,未必受冻饿而死也。杀生营业神理所恶,以杀业成家而子孙昌盛者,百无一人。俗谓「无过三代」是也。杀多者,更种地狱之深罪因,而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也,何苦而不求别计乎?智者不营杀业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大师普劝戒杀放生

   人人爱命,物物贪生,何得杀彼形躯,充己口食?或利刃剖腹,或尖刀刺心;或剥皮刮鳞,或断喉劈壳;或滚汤活煮鳖鳝,或盐酒生腌蟹虾。可怜大痛无伸,极苦难忍!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仇。一日无常至,即堕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作畜类,冤冤对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寿夭,或死于蛇虎,或死于刀兵,或死于官刑,或死于毒药,此皆杀生所感也!
  我今泣血稽颡(qǐsǎng,五体投地叩拜。稽,叩头至地。颡,额),哀告世人:不敢逼你吃斋,且先劝你戒杀。戒杀之家,善神守护,灾横消除,寿算绵长,子孙贤孝……种种吉祥,难可具陈。若能随力放生,持戒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当随愿往生,永脱轮回,入不退位。诸仁者,有缘遇此(净土法门),便请回心,决志受持,莫生疑悔。如不能行,即以转施他人,亦复功德无量!

【按】不结冤孽债,临终无障碍。普劝念佛同道,戒杀放生,免为往生障缘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净土发愿文(莲池大师作)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0 17:55 , Processed in 0.27315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