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91|回复: 3

[相敬如宾]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冤冤相报何时了

近十多年以来,社会财富呈爆发性增长,幸福感却急转直下。社会上种种破坏性事件不断地在发生,富士康“十三跳”、砍杀幼儿事件、各地频发的“仇富”行为,等等。在这种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内在的心理运行机制,那便是“以怨报怨”的报复心理:“我过得不好,我也不能让你们舒服。”
这种“以怨报怨”的斗争哲学与行为模式,其实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双输”模式。针尖对麦芒,你有初一,我有十五,伤人一千,自损八百,冤冤相报何时了呢?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明白这种方式的不可取。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解决矛盾的模式呢?“以德报怨”,怎么样?
《论语·宪问》便提到了这个问题: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向孔子请教:“以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表达了不同的看法: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还是以正直来回报仇怨,以恩德来回报恩德为好。
以恩德来报答仇怨,是世界几大宗教普遍提倡的道德标准,唯有如此,才能彻底化解人世间的仇怨。譬如《道德经》提倡“报怨以德”,佛教推崇“不报杀亲之仇”,基督教宣扬“爱你的仇人”。
以德报怨,陈义甚高,但是并非大多数人所能遵行。儒家提倡人道,其所提倡的标准必须为大众所能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大众皆易接受,故而可以作为社会通行的道德标准。以德报怨,非常情所能为,故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然而纵观孔子一生作略,则常有以德报怨之行,由此看来,孔子的本意,应该是希望大家先摒弃“以怨报怨”,行持“以直报怨”,随着修养功夫的提升,最终做到“以德报怨”。

二、真诚的虚伪

中国文化的特质之一,是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从儒释道的典籍当中,随处可见。譬如,儒家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更是明确地表达:“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而民间心理也普遍地认同,那些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要老成稳重,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古代的圣哲们,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高的修养标准,这实在是难以做到,但是心中又确实希望自己能够向圣贤们看齐。怎么办呢?心里面怎么样暂放一边,先在外在行为上模仿,努力向古人的境界靠近。试举两个案例。
《晋书·谢安传》:
“时苻坚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淝水之战,谢安以少胜多,打得苻坚草木皆兵,捷报传来,仍然不动声色,淡定地陪客人下棋。只是送走客人后,才漏了馅,迈过门槛时,因过于激动,竟然将脚上穿的一支木屐屐齿折断了。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曾国藩的。曾国藩接到九弟曾国荃攻陷金陵的书信时,大喜过望,眼前一黑,竟昏死过去。醒来之后,深为自己刚才的失态而羞耻。第二天,曾国藩将捷报告诉儿子曾纪泽,纪泽高兴地跳了起来,曾国藩又板起面孔训斥儿子:“大喊大闹,成何体统!”
谢、曾二人,皆是历史风云人物,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真诚的虚伪。
当然,这种真诚的虚伪只是属于个人修养的私德范畴,对社会并不会带来危害。但是当这种修养标准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公德统一标准时,这种道德标准就会压迫人,那时,社会上充斥的就是残忍的虚伪,礼教会吃人,道德会杀人。“五四”时期的人物会那么对儒家文化深恶痛绝,道理实在于此。
如今,传统文化又得到官方与民间的认同,推广传统文化的热潮方兴未艾。欢欣之余,笔者倒是有些担忧,我害怕看到那种真诚的虚伪。
还是回到对“以德报怨”的讨论吧。很多追求道德修养的人认为,“以德报怨”首先要做到忍辱。其实忍辱也要量力而为,如果这件事情你可以包容,那当然可以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如果这件事超出了你的包容力,你却要勉强自己去忍辱,内心就会积聚一股怨气,那是很难受的。怨气是一种负面能量,长时间不能消化,就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中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其实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中医理论认为,肝喜调达,而中国人的心理顺畅的似乎不太多。
很多人在忍辱和“以德报怨”的过程中形成退缩型的人格,自己合理的人性被仁义礼智信、五戒十善的规条所禁锢,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失去对他人的宽容,工作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急剧下降。这是我们对圣贤教法的理解出了问题。
再说,我们也不希望社会上出现太多“以德报怨”的君子。《道德经》上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以德报怨”的君子多了,意味着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公正太多了。我们只希望社会上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按照普通人的道德标准生活。当每个人都心情舒畅地生活时,心中没有愤懑,便不需要“以德报怨”。古德有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只要能够化解烦恼痛苦就好了,不需要标立一个崇高的道德标准,如果非要执著这个道德标杆的话,它很容易就成为一种逼迫性的苦恼。
总之,消化怨恨的能力,与忍辱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包容力。比如一滴墨汁滴进一杯净水中,净水马上就会变成黑色;但如果一滴墨汁滴进一池净水中,恐怕影响就不大;哪怕一吨的墨汁流进大海中,海水的颜色也会很快恢复如故。人的度量胸襟开阔,自然能够包容怨恨,化解愤懑。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包容力呢?答案是,从以直报怨开始。

三、以直报怨

《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很明显,圣人的教法不是说人不能发怒,而是要“发而皆中节”,是指不要滥发,要选对情绪发泄的对象,发了要解决问题,这包括了发泄的时机,发泄的方式,要发泄得恰到好处,所以儒家讲礼。
以直报怨是需要勇气的,面对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你敢坦率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吗?更多的人可能选择的是压抑自己,还自我安慰是“以德报怨”。而一个人能否以直报怨,和他的心理健康以及道德担当关系很大。如果一个人没有以直报怨的胆量,他也就没有以德报怨的胸怀,否则就是压抑。一个自我压抑和扭曲的人,不可能不迁怒,不可能不乱发脾气,最后落下心理和人格的毛病,这就很悲哀了。
佛教五戒中的“不妄语”,其内涵之一即是真诚,就是要服从自己的内心世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凭这条戒律,我们就可以回到儒家“以直报怨”的情绪表达立场。常见有些不明佛理的人,以五戒十善刻薄自己,同时又刻薄他人,用自己的“戒律道德感”强化自己变态的贪瞋痴,最后落入非量的境界,给自己也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中国人性格是内敛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不允许自己有情绪,好像表露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尤其是男性,“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话使多少男性朋友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在广场上,孩子摔倒了,摔得很痛,便号啕大哭,父母赶紧上前抱起孩子,嘴里还念叨着:“不哭、不哭!不痛、不痛!”皮肤受伤要流血,心灵受伤要流泪,这是正常的生理与心理规律。孩子明明很痛,明明痛得在哭,父母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却是不痛不哭,这会使得孩子觉得大人实在很奇怪!他会哭得更起劲!其实这时孩子真正需要的安慰,父母只要安慰一下孩子:“哦!好痛啊!好痛啊!”孩子很快就不哭了。
由此看来,以直报怨的第一步是改变自己的观念,要允许自己有情绪,也要接纳别人有情绪。若情绪被漠视、被否认、被拒绝、被压抑,则人格会走向畸形。当情绪被重视、被接纳、被处理,理性才会出现。举一个我家中发生的例子:
上小学的儿子经常会有一些恶作剧式的“创造性表现”,有一天早餐吃清水面条,他自作聪明地往面条碗中加了各种调料,醋、酱油、辣椒酱、盐、胡椒粉,等等,然后兴奋地吃了一口,马上又吐了出来,太难吃了!他恼羞成怒地把碗一推,“不吃了!”若是按照我以往的习惯,我会强迫他把面条吃完,好汉做事好汉当嘛!同时,我也清楚地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于是决定改变一下处理的方法。我不动声色地把碗端到我的面前,尝了一口,然后看着他,安慰了一句:“是挺难吃的!”儿子的脸色马上舒缓下来。过了约半分钟,他又把碗端过去接着吃,但是实在太难吃了,他又把碗推到一边。
我静静地观察,看他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一会儿,他找到解决方法了,“爸爸,我可不可以把面条用汤涮一涮再吃?”“可以!”他又兴奋起来,马上照此办理。饭毕,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那么,如何表达情绪,才不会伤害自己与他人,同时又能够解决问题呢?这里有一个原则,要说事实,说感受,不责备,不翻旧账。
譬如说,当你对某人不满,要批评这个人时,要讲具体的事实,讲出你的感受,别人自然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候不要再去指责了。比如,丈夫回家晚了,妻子正确的表达方式是:“你今天十二点钟才回家,我很生气,你很晚才回来,让我很担心,让我睡不着觉!”而不是说:“你死到哪里去了!你总是半夜三更才回来!你以后不要回来了,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呀!”给人提要求时,不要说“你应该”,而应该说“我希望”。比如下属把东西放错了位置,不说“你应该把东西放在这儿”,而是说“我希望你把东西放在这儿”。
更进一步,我们还要允许、接纳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别人处理好负面情绪。这里的关键是倾听。这需要有耐心和爱心,还需要有兴趣,要有接受别人陈述事件各个细节的兴趣,听懂倾诉者内在的感受,要把面前这个人,当成此时此刻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需要给倾诉者提意见,待倾诉者情绪平缓以后,他的理性自然会出现,他自己知道怎么办的,否则会费力不讨好。热情而唐突地给别人提建议,潜在的观念,就是我比你高明,你很笨,这便没有尊重对方。

四、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以直报怨其实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尤其是在整个社会人心浇漓、道德沦丧、公平与公正被严重破坏的时候,以直报怨就难以贯彻,甚至会遭致祸患,这就需要君子有以德报怨的修养了。所以孔子赞叹直道而行的史鱼,更赞叹以德报怨的蘧伯玉。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阅阳明全集毕偶书二则》云:
“君子小人,良知之体,未始不同也。一蔽于私而不能致,遂嫉功忌能,诬忠陷良,无所不至。吁,可哀矣。唯君子昭旷如太虚空,绝不与较是非,辩得失,故小人卒无所骋其毒,而陷溺未深者,犹可化为君子。一与之抗,则其去小人不能以寸,而玉与石角,玉必先敝矣。通此佛氏二无我观,妙旨泠然。孰谓世间大儒,非出世白茅哉?或病阳明有时辟佛,疑其未忘门庭,盖未论其世,未设身处其地耳。呜呼,继阳明起诸大儒,无不醉心佛乘,夫非炼酥为酒之功也哉?”
君子与小人相抗,则君子往往遭害。所以,世间人常常说,好人不长寿,而不信善恶因果。其实,君子虽然为善,而我执未破。譬如一块美玉,其实质尚在,若美玉与劣石相碰击,那先损坏的必然是美玉。如果君子能够进一步修持,破除我执,就如同虚空一般,毫无实质,那么,任石头如何回旋,并不能影响虚空。君子胸襟广大如虚空,绝不与小人计较是非得失,则小人如何施展伎俩,也不能伤害到君子。谚云:德润身不危。以德报怨,实在是免除祸患的最佳法门啊!


来源:《净土》杂志2011年第1期 作者:朱景东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1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润身不危。以德报怨,实在是免除祸患的最佳法门啊!
发表于 2011-4-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润身不危。
发表于 2011-4-17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3:59 , Processed in 0.12322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