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2|回复: 3

[佛化生活] 云水禅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lash=600,477] http://flash1.guqu.net/guqumusic/mengmeng/flash/757yscx.swf[/flash]
云水禅心,

编曲:邹建平、王森地;

演奏:王珣、阎爱华;

文字:常笑的灵儿;

制作:墨客。

    音乐简介:
    《云水禅心》是佛曲古筝礼赞系列《掬水》的曲目,是东方禅意与西方新世纪最令人惊艳的结合。曲筝幽弦慢拨,时而悠扬如流水潺潺,时而轻顿如飞云飘拂,总能给心予安稳、静谧,似乎那咫尺之外的红尘纷扰,都可以与已无关,尽情地沉浸于与世无争的境界。其实,云水间本是没有“禅”字,只因人们寄予它,就有了“禅”的心境;因思了,就有了“禅”的意境。于是,云水间就有了禅心。有心就可参悟,继而顿悟。于是,什么都可以看开了。 如水人生,单纯见底;云海烟波,飘拂于心。听一曲“云水禅心”真的很好,只是云水禅心,几人能够?
    历史典故:
    北宋时期,有一古曲,名曰《云水禅心》,虽与现代版本不一,但各尽其妙,伯仲之间。石景山(在今四川永顺县西北石土山)浮萍庵中有一位女尼,法号禅心。悟性颇高,慧质天生,其师父甚为喜爱,圆寂后,禅心便是庵中师太。不久,庵中来了一个远游的道士,道号“云水真人”。本说是到庵中借宿,但一住就是一年余,却毫无还意。日里则与禅心大师切磋琴艺, 夜则观赏星辰。久而久之,就有人说起闲话。被逼无奈,云水真人与禅心大师辞行。禅心远送十六里,也终须一别。禅心折柳相赠,云水奏曲辞别。曲中除了灵台空明,无牵无挂的佛家思想之外,更有的是两情相悦,相聚甚欢的丝丝情意。禅心迫于佛门女尼之戒,洒泪为云水送行。此曲名曰:云水禅心。传说后日禅心郁郁而终,英年早逝。病危之际,在七弦琴上,拨出了此曲的第一个音符。手一垂,圆寂了。
    美文共赏:
    出于对文字的偏爱和对曲子的喜欢,顺着阡陌,一路迤俪走来,终于在清幽的山林听到了泉水叮咚的流淌声。空盈灵动、清新淡雅的古筝音韵,给人一种灵如水、飘若云、澈透心扉、仙气迫人的感觉。掬一捧山泉水,撩几串飞珠溅玉,在丝竹的萦绕里,心旷神怡。缥缈间,仿佛看到了超凡脱俗、飘逸素雅的仙子着一袭白纱在绿荷满香的湖边弹拨筝弦。潺潺淙淙的流水,宛如远处飘来的天籁,伴随轻柔洁白的浮云,蕴在幽弦慢拨中。袅一缕恬淡与闲适,让古筝的悠扬和婉约,都浸染在每一个音符中,藏岁月底色、沁悠然禅意,神怡。从来不知道“云水禅心”这个古老曲子的典故渊源,只是从风潮音乐网里查出它是佛曲古筝礼赞系列《掬水》里的一支曲子。疑惑曲编者邹建平、王森地是在什么背景下突发奇想,竟然收录出这么优美、隽永、清婉的古筝曲,可能是心有感悟?也可能是周围环境所致?

    据说,云水禅心的原意是“寄禅心于云水,是佛家的一首筝曲的名字,其意义在于清逸逍遥,尽在云水中;禅之意境,亦尽在云水中。”《云水禅心》的音乐真的很美,总能使人尽情地沉浸在与世无争的自然境界之中。

    云和水都是自然界最纯净轻柔的物质,它们本无禅心,只是那被红尘烦扰的人们想逃离尘世,消除心中不安的躁动,才寄情于山水,给云水赋予了禅的心境和意境。静思,看云水的空旷与虚无,确含此意。人生如逝水,烟波云海间,已淡化了流转的斑驳和情海物欲,在优美的曲调里、在徐缓的节奏中,闲品着一份雅致的情趣,面对佛语,纯澈了心底的尘埃、庄严了飞逸情绪,似乎在空灵缥缈的虚无中得到了顿悟。

    假如云水有了禅心,我会踏漫山遍野的绿色,觅弯弯曲曲的花溪,去找寻生命的菩提。人生如梦,梦随缘生。滚滚红尘,祥云缭绕,也只在一瞬间,消散尽净。

    “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在活泼明快的旋律中,在波光潋滟湖光山色中,随柔风微云,枕一水清盈,感受着一份水随禅静、云随意静的恬淡自得,不亦快哉?云水禅心的曲调和歌词真的都很好,只是这纷乱的世界上能有几人真正理解参悟透彻呢?

    清泉潺潺,抚琴低语。聆听这样美妙的曲子,让人的杂念全都涤荡尽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闲适淡泊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有种飘如神仙的感觉。筝音清雅、佛意庄严,似乎,在这一刻,已经真正地做到了大彻大悟,成了具有仙风道骨的隐居方外之人。

    古刹钟声、残阳夕照,密林深山、星随月静,千般心事,消逝。

    哗哗的流水之后,是清幽的古筝声,一遍又一遍地品赏,竟然被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所陶醉感染。醒也悠扬、梦也悠扬,化做莲花、拂溪弄水,任鱼虾自由玩耍嬉戏,在湛蓝天宇中,醉平湖涟漪。

    在山林间淡品茗茶、浅拂古琴、轻歌曼舞、踏雪寻梅、吟诗做画,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真的惬意。但这样的闲适恬淡的意境只能是那些吟唱风花雪月的人们的向往罢了。在红尘中游走的人,谁能做到无牵挂的洒脱呢?面对如此喧嚣的浮华世界,只怕林和靖再世,也难做到梅妻鹤子,难怪司马青龙要倾心赋一曲云水禅心了。

    “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红尘如梦聚又离,多情多悲戚,望一片幽冥兮,我与月相惜, 抚一曲遥相寄,难诉相思意。”几许相思?几番恩怨?都沉湎在闲淡清婉的悲切曲调里了。

    谁人能解相思意?潺潺流水伴清筝。

    莲花沾清泉,一步一叹惋。风雅歌赋、霓裳曼舞,让潋滟叠在朴素淡雅、清虚静恬的山林间,任小鸟啁啾,我自轻快欢娱,做个浸春江花月、醉溪流潺潺的淡烟人。

    清幽、平和、雅肃的禅意写满自然山水,清冽如催润心花的甘露,将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融化于无形。悲悯的韵意,在徐缓恬静的节奏里得以升华,使幽思如涓涓流淌的泉水,逐渐清冽透澈、浸润心扉。

    “我心如烟云,当空舞长袖,人在千里,魂梦常相依,红颜空自许,南柯一梦难醒,空老山林,听那清泉叮咚叮咚似无意, 映我长夜清寂。”

    听这样的音乐,看精美的动画,是一种视觉和感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洗涤。随着妙曼的乐曲,飘飘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是谁?可是千年的莲子?亦或是枫叶上的一滴甘露?五百年的修炼,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轻捻兰指,诉不尽的思绪,都在遥远的红尘里,夜未央,人清幽。

    拈花微笑,清风如语。

    谁是我梦中的引路人?落尽万滴相思泪之后,终于在慈眉微沉、慧眼微睁的佛家面前得到了解脱,声声琴弦、无怨无嗔。心海在静静地航行,是非善恶,都隐在明净如水的景色里了。

    古人云:松下抚琴,月下吹箫。泉边读经,圃中养花,随兴所至,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逍遥自在。听云水禅心,轻松悠然。在这样的环境里,决然不会去思李商隐的庄生梦蝶,也不会去念孔子的“一箪食,一瓢饮”,一切释然,空明碧澄。

    佛家禅宗思想对人的启示是“四大皆空,宁静淡泊,超然脱俗”。云水禅心是佛曲,它把佛家禅意巧妙而自然地蕴涵在了串串音符之中,聆听,如小桥流水,清澈舒畅。

    “静观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面对复杂虚幻的世界,人们多采用了的逃避的方法,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不可取,但从人性和心理生理角度来看,却是调节情绪、得以解脱的灵丹妙药。官场的黑暗、情事的无奈、人生的窘迫,让人们在疲惫困顿极至之余,不得不把心灵逐放在了幽静空旷的山水之间。难怪有人发出了“山之巅,水之湄,天高云淡任鸟飞”的感慨。

    美好的曲子永远不会沉寂。在当今这个浮华交替的多变的社会,人们亦如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庄子一样,对迷茫的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极度的困惑与抗挣。情如何?权如何?生生死死又如何?惟有一曲低徊清雅云水禅心,可让心境静寂。

    我辈皆是凡夫俗子,在茫茫红尘里,只能用云水禅心来求得片刻的安宁罢了。

    “前事乱透算不清 惟愿忘掉未了情”。当人们沉迷在烦琐的杂事里的时候,感悟最多的还是那些描写自然山水的诗词歌曲。如果能把心逐放到奇妙的山水之中,让云水涤净心灵的忧伤、驱散心间的阴霾,做个“神图绘辋川”的清雅之人,也是很愉悦的事情。“一生柔情君与共,痴心只能藏旧梦”,与其凄婉哀伤,不如快乐开怀。

    听云水禅心,感觉某些神韵和陶渊明的《桃花园记》很相似,一个是用文字来寄托,一个是用音乐来抒怀,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忽然想起了王维的《白石滩》,幽静、澄澈、空明、冲淡的氛围给人以飘渺、清朗、明净的境界。不知道曲作者是否读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但他能通过音乐来谱出淙淙流泉、苍苍山石、蓊蓊山林的幽远明朗的韵味,着实令人叹服。

    “云带抹松间,晨钟心为安”,云水禅心,不仅涤荡了人的情怀,而且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沉醉于这恬静闲远的韵律中,感觉自己好象恬淡宁和了。


[ 本帖最后由 承载 于 2011-3-11 08:41 编辑 ]
发表于 2011-3-1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发表于 2011-3-1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山鸟语兮 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 潭深鱼儿戏

风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红尘如梦聚又离 多情多悲戚

望一片幽冥兮 我与月相惜 抚一曲遥相寄 难诉相思意

空山鸟语兮 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 濯我心


我心如烟云 当空舞长袖 人在千里 魂梦常相依 红颜空自许

南柯一梦难醒 空老山林 听那清泉 叮咚叮咚似无意 映我长夜清寂

空山鸟语兮 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 潭深鱼儿戏

风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红尘如梦聚又离 多情多悲戚

风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红尘如梦聚又离 多情多悲戚

我心如烟云 当空舞长袖 人在千里 魂梦常相依 红颜空自许

南柯一梦难醒 空老山林 听那清泉 叮咚叮咚似无意 映我长夜清寂
发表于 2011-7-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柯一梦难醒 空老山林 听那清泉 叮咚叮咚似无意 映我长夜清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4:59 , Processed in 0.18443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