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41|回复: 2

[经典汇集] 什么是四依法?转载于和悦居士博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9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了和悦居士博客中的《大乘宝梁经》后,我很受益。从中明白了什么是四依法,这是我在修学中的一大转折。佛弟子修学,当依止四依法!在此转载此文章,希望大家也能受益。
“依义不依语”,佛说法无量,皆归趣导引众生出离世间、获究竟解脱。所以,诸经中佛说无量法语,皆归趣于出世间。但是世间众生无有能了解出世间事理者,故佛说法还要依世间词语而说出世间事理。因此学佛人学经闻法,要依止佛教出世间义理,不可依于世间文句词语。此即是依义不依语。譬如佛说法界如虚空,不能理解为法界即是虚空。应知道法界如虚空一样能容纳万物,变化无穷。

“依智不依识”中的“智”,是指出世间菩提智慧,“识”是指众生的妄想意识。佛教出世间义理顺应自性,自性即是佛性,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人的意识是生灭妄想,是生死之根。佛弟子求出世间生死,因此看经闻法要依止菩提智慧,不依自我知见意识所想。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经”是佛为知苦众生,欲出离生死,有自利利他心者说,称名大乘法。“不了义经”是佛为知苦众生,欲自行出离生死者说,称名小乘法。“不了义”是仅离生死界的法义,佛法修学没到尽头,应继续修学。“了义”是指究竟解脱法义。佛说四圣谛、十二因缘、三十七种修学助道品,是出离三界生死的出世间无比法,是大乘与小乘共修之法。所以,大乘与小乘修学者都要依止修学。《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说:修学大乘而不屑修学小乘者,必堕外道“空见”,堕无间狱。

“依法不依人”,世间众生善根种子成熟有早有晚,故佛菩萨因缘度众生时间无定。有以佛身,有以菩萨身,有以声闻、缘觉身……鬼身、畜生身等不定,凡是所说法能引导众生“出世间、趣寂灭”,即如佛宣法——即是佛法。佛弟子当依止于法,不依止于说法者。


发表于 2011-5-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设我今者有大火坑。尽其劫际应处其中。复有大山犹如须弥。其山岩峻高远峙立。乃至上到阿迦尼咤天。于彼时中。我身在上自坠而下。复有大火其聚犹如劫尽时火。如是等火猛焰炽然。五热炙身其日长远。一日时分等于一劫。如此劫时。以三十日持作一月。满十二月以为一年。如是时节尽彼劫际。修此苦行欢喜甘受。终不因是暂舍精进。而不求于一切智也。

愿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依其威德自在力于一念中过不可思议劫,我此愿布及不可思议劫,永不舍此愿。
发表于 2011-5-2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0 17:59 , Processed in 0.16755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