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82|回复: 3

心理暗示会杀人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暗示会杀人 (转)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的人去医院复诊,一个被确证是癌症,还有一个为误诊。确诊癌症的那个人其实已经查过其它医院也是怀疑癌症,对于生命他特别留恋,不过也做好了离开的准备,有来世,他一定好好珍惜生命和拥有的一切。
  

结果,上帝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把诊断书搞错了,他们的病情也就这样互相对调了。那个明明健康的人,听说自己得了癌症,突然对生命没有了希望,甚至放弃了自己,对一切都没有了兴趣,每天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就这样,还没有到医生预期的死亡日期,他已经这样离开了人世。
  

另外一个其实有癌症的人,听说自己是误诊,当时就兴奋得跳了起来,他相信老天对他的眷顾,相信自己是没有病的,相信确诊是对的,他是正常人。于是,他像变了一个人,对于任何人任何事情都非常的善良亲切。他珍惜早晨的太阳,珍惜树木花草,珍惜所有他觉得珍贵的东西,他变得活泼开朗没有冲动和不开心的事情,看到他仿佛每天都是吃蜜一样甜甜的心情,踏实、诚恳、舒畅,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他就这样开心地活着,一直到老年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都是快乐的,大家以为他是老死的,去医院诊断才知道是死于癌症,但是这个癌症患者奇迹般的经年存活,改写了医学的历史。
  

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人世间充满了幸运与不幸,病魔对于任何人来说似乎都是恐怖残忍的。然而,恐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重要是勇敢面对和积极治疗。往往,生理疾病是通过治疗可见效果的,但是,心理疾病并非用药可以愈合。负面的心理暗示对生命的摧残是致命的。
  

陈S也遇到过一次误诊,加上医生的惊吓,真让他差点宣布遗言。整个人突然间就脸色很差,全身乏力,那时的心境啊,真是坏到极点,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差点想不起来。脑子里已经开始规划遗书的内容:要做好多曾经想做的事,要去很多地方旅游,要见很多朋友,要说很多想说的话,要鼓起勇气做很多过去不好意思做的事情,要对很多人更好一点,要变得再乖一点,要好好爱这个世界……
  

就这样紧张恐惧地度过了白天和黑夜,当后来次证实他的躯体不但正常而且非常好的时候,他真是哭笑不得,但人却一下子放松了,天好像更蓝,风好像更柔了。由此他也亲身体验了心理暗示的威力:可以致命,可以杀人。
  

但愿我们都能学会以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成就自己。




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80919150923.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孙思邈1.jpg
药王孙思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者仁心!心医德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心理学用来恐吓病人敛财实在缺德!(转)

【职业底线】如此利用心理学,实在可恶!(转)



有一个故事说,二战时,纳粹在一个战俘身上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将战俘四肢捆绑,蒙上眼睛,搬动器械,告诉战俘:“现在对你们进行抽血!”被蒙上双眼的战俘只听到血滴进器皿的滴答声,战俘哀叹一阵之后气绝而终。



其实,纳粹并没有抽该战俘的血,滴血之声乃是模拟的自来水声。



可悲的是,这种心理恐吓术,正被一些无良商人所利用。在仅2003年夸大宣传就达到上百次的国内某“抗癌保健品”公司副总裁看来,心理作用能将一个活人吓死,还能卖不出几盒药?(2005/9/15南方周末)



片面宣传某种药物的抗癌传奇疗效,实质上是对患者的愚弄和欺骗。



为达此目的,无良商人竟然使出了下三烂的手段———心理恐吓术


我们知道,现代医疗重视“以人为本”,着重研究患者心理,通过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为辅的方式,提高医疗效果。但这种研究与上面所说的心理恐惧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以患者为中心,把解除患者病痛作己任,而后者旨在通过恐吓患者达到以售其奸的隐恶用心。这种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营销战术,不仅无情无义,甚至无德无道。

 
 
某公司副总裁曾在一次大会上介绍了该公司咨询专家们的心理战成果。肿瘤病人最大的心理特征是恐惧,有些专家在咨询时总是不忘记最后要进行“假设性测试”———“现在病情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如果不赶快服用我们的产品,将会怎么怎么样”,让病人的恐惧感更加明确。肿瘤病人第二个心理特点是被动依赖,情感脆弱,所以咨询的语气一定要肯定,给他绝对正确的建议。肿瘤病人第三个心理特点是多疑,神经过敏,所以不要轻易否定肿瘤病人的话。说服病人一定要首先肯定他,他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从而慢慢接纳你,对你说的话才能听进去。

  

你不能不承认,这些咨询专家的心理学分析的精确和缜密,富有针对性。在他们看来,肿瘤患者是一个心理极度失衡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肿瘤病人。



可悲的,他们不是根据患者的心理施予积极的向上的宽心的引导,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而是充分利用患者的心理弱点,加速其心理危机和心理崩溃感,从而丧失自主自信,对其药品产生救命稻草般的依赖和迷信。
 
 

不但如此,他们还会针对肿瘤(病人)家属的心理弱点,通过“亲情”咨询,引导出他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受。然后利用道德这种天然的力量,胁迫他们听信于虚假的药物宣传,屈从于专家的学术权威,最终失掉独立判断的能力。
 

 
这样的心理专家是很可恶的他们利用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权威,来控制病人及其亲属,从而为商家兜售非法产品。事实上,正因为他们的方法很有效,以至于被无良商家当作制胜的法宝,成了患者的无情杀手。
 

 
他们表面看是心理咨询专家,实质上早就丧失了学术人的道德良知和职业操守;
他们虽然把道德奉为天然的力量,却早已将道德弃之如敝屣;
名为学术人却早已被商家所收买,成了非法经营,谋财害命,攫取暴利的帮凶,成了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者。



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博导、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指出,为这些保健品做宣传的专家中,不少是从医院、科研机构出来的,其中更多的是利益所趋。说白了,就是为了分得不法商家从患者腰包里诈取的血汗钱。如此可怜下作,实在令人作呕。
 
 
值得反思的是,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专家何以能够招摇过市,大行其道,我们的职能部门缘何束手无策,听之任之?



http://news.sina.com.cn/c/2005-09-22/00537002472s.shtml

http://news.21cn.com/luntan/shidian/2005/09/23/2299482.shtml

[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2-21 22:4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1 20:26 , Processed in 0.446400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