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809|回复: 10

《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来寿量品】&【梦见金鼓忏悔品】&【灭业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来寿量品第二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妙幢。已于过去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佛所。承事供养殖诸善根。是时妙幢菩萨独于静处作是思惟。以何因缘释迦牟尼如来寿命短促唯八十年。复作是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得寿命长。云何为二。一者不害生命。二者施他饮食。然释迦牟尼如来。曾于无量百千万亿无数大劫。不害生命行十善道。常以饮食惠施一切饥饿众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亦持施与令得饱满。况余饮食。时彼菩萨。于世尊所作是念时。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广博严净。帝青琉璃种种众宝。杂彩间饰如佛净土。有妙香气。过诸天香芬馥充满。于其四面各有上妙师子之座。四宝所成以天宝衣而敷其上。复于此座有妙莲花。种种珍宝以为严饰。量等如来自然显现。于莲花上有四如来。东方不动。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天鼓音。是四如来各于其座加趺而坐。放大光明周遍照耀王舍大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雨诸天花奏诸天乐。尔时于此赡部洲中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以佛威力。受胜妙乐无有乏少。若身不具皆蒙具足。盲者能视。聋者得闻。哑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乱者得本心。若无衣者得衣服。被恶贱者人所敬。有垢秽者身清洁。于此世间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显现。
  

尔时妙幢菩萨。见四如来及希有事。欢喜踊跃合掌一心。瞻仰诸佛殊胜之相。亦复思惟释迦牟尼如来无量功德。惟于寿命。生疑惑心。云何。如来功德无量寿命短促。唯八十年。尔时四佛。告妙幢菩萨言。善男子。汝今不应思忖如来寿命长短。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见诸天世间梵魔沙门婆罗门等人及非人。有能算知佛之寿量知其齐限。惟除无上正遍知者。时四如来。欲说释迦牟尼佛所有寿量。以佛威力。欲色界天诸龙鬼神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茶紧那罗莫呼洛伽。及无量百千亿那庾多菩萨摩诃萨。悉来集会入妙幢菩萨净妙室中。尔时四佛于大众中。欲显释迦牟尼如来所有寿量。而说颂曰。



 一切诸海水  可知其渧数
 无有能数知  释迦之寿量
 析诸妙高山  如芥可知数
 无有能数知  释迦之寿量
 一切大地土  可知其尘数
 无有能数知  释迦之寿量
 假使量虚空  可得尽边际
 无有能度知  释迦之寿量
 若人住亿劫  尽力常算数
 亦复不能知  世尊之寿量
 不害众生命  及施于饮食
 由斯二种因  得寿命长远
 是故大觉尊  寿命难知数
 如劫无边际  寿量亦如是
 妙幢汝当知  不应起疑惑
 最胜寿无量  莫能知数者
  

尔时妙幢菩萨。闻四如来说释迦牟尼佛寿量无限白言。世尊。云何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量。时四世尊告妙幢菩萨言。善男子。彼释迦牟尼佛于五浊世。出现之时。人寿百年禀性下劣。善根微薄。复无信解。此诸众生。多有我见人见众生寿者。养育邪见我我所见断常见等。为欲利益此诸异生及众外道。如是等类令生正解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是故释迦牟尼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命。善男子。然彼如来欲令众生见涅槃已。生难遭想忧苦等想。于佛世尊所说经教。速当受持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不生谤毁。是故如来现斯短寿。何以故。彼诸众生若见如来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难遭之想。如来所说甚深经典。亦不受持读诵通利为人宣说。所以者何。以常见佛不尊重故。善男子。譬如有人见其父母。多有财产珍宝丰盈。便于财物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于父财物生常想故。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见故。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贫穷资财乏少。然彼贫人或诣王家或大臣舍。见其仓库种种珍宝悉皆盈满。生希有心难遭之想。时彼贫人为欲求财。广设方便策勤无怠。所以者何。为舍贫穷受安乐故。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入于涅槃。生难遭想乃至忧苦等想。复作是念。于无量劫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如乌昙跋花时乃一现。彼诸众生发希有心起难遭想。若遇如来心生敬信。闻说正法生实语想。所有经典。悉皆受持。不生毁谤。善男子。以是因缘。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善男子。是诸如来。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众生。尔时四佛。说是语已忽然不现。
  

尔时妙幢菩萨摩诃萨。与无量百千菩萨及无量亿那庾多百千众生。俱共往诣鹫峰山中释迦牟尼如来正遍知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时妙幢菩萨。以如上事。具白世尊。时四如来。亦诣鹫峰。至释迦牟尼佛所。各随本方。就座而坐。告侍者菩萨言。善男子。汝今可诣释迦牟尼佛所。为我致问。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复作是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如来。今可演说金光明经甚深法要。为欲饶益一切众生。除去饥馑。令得安乐。我当随喜时彼侍者。各诣释迦牟尼佛所。顶礼双足。却住一面。俱白佛言。彼天人师致问无量。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复作是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如来。今可演说金光明经甚深法要。为欲利益一切众生。除去饥馑。令得安乐。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告彼侍者诸菩萨言。善哉善哉。彼四如来。乃能为诸众生饶益安乐。劝请于我宣扬正法。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我常在鹫山  宣说此经宝
 成就众生故  示现般涅槃
 凡夫起邪见  不信我所说
 为成就彼故  示现般涅槃
  

时大会中有婆罗门。姓憍陈如名曰法师授记。与无量百千婆罗门众。供养佛已。闻世尊说入般涅槃。涕泪交流前礼佛足白言。世尊。若实如来于诸众生有大慈悲。怜愍利益令得安乐。犹如父母余无等者。能与世间作归依处如净满月。以大智慧能为照明如日初出。普观众生爱无偏党如罗怙罗。惟愿世尊施我一愿。尔时世尊默然而止。佛威力故于此众中。有梨车毗童子名一切众生喜见。语婆罗门憍陈如言。大婆罗门。汝今从佛欲乞何愿。我能与汝。婆罗门言。童子。我欲供养无上世尊。今从如来求请舍利如芥子许。何以故。我曾闻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如芥子许恭敬供养。是人当生三十三天而为帝释。是时童子。语婆罗门曰。若欲愿生三十三天受胜报者。应当至心听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于诸经中最为殊胜。难解难入。声闻独觉所不能知。此经能生无量无边福德果报。乃至成办无上菩提。我今为汝略说其事。婆罗门言。善哉童子。此金光明甚深最上难解难入。声闻独觉尚不能知。何况我等边鄙之人。智慧微浅。而能解了。是故。我今求佛舍利如芥子许。持还本处。置宝函中恭敬供养。命终之后得为帝释。常受安乐。云何。汝今不能为我从明行足求斯一愿。作是语已。尔时童子即为婆罗门。而说颂曰。


 恒河駃流水  可生白莲花
 黄鸟作白形  黑鸟变为赤
 假使赡部树  可生多罗果
 朅树罗枝中  能出庵罗叶
 斯等希有物  或容可转变
 世尊之舍利  毕竟不可得
 假使用龟毛  织成上妙服
 寒时可被着  方求佛舍利
 假使蚊蚋足  可使成楼观
 坚固不摇动  方求佛舍利
 假使水蛭虫  口中生白齿
 长大利如锋  方求佛舍利
 假使持兔角  用成于梯蹬
 可升上天宫  方求佛舍利
 鼠缘此梯上  除去阿苏罗
 能障空中月  方求佛舍利
 若蝇饮酒醉  周行村邑中
 广造于舍宅  方求佛舍利
 若使驴唇色  赤如频婆果
 善作于歌舞  方求佛舍利
 乌与鸺鹠鸟  同共一处游
 彼此相顺从  方求佛舍利
 假使波罗叶  可成于伞盖
 能遮于大雨  方求佛舍利
 假令大船舶  盛满诸财宝
 能令陆地行  方求佛舍利
 假使鹪鹩鸟  以嘴衔香山
 随处任游行  方求佛舍利
  

尔时法师授记婆罗门。闻此颂已亦以伽他。答一切众生喜见童子曰。


 善哉大童子  此众中吉祥
 善巧方便心  得佛无上记
 如来大威德  能救护世间
 仁可至心听  我今次第说
 诸佛境难思  世间无与等
 法身性常住  修行无差别
 诸佛体皆同  所说法亦尔
 诸佛无作者  亦复本无生
 世尊金刚体  权现于化身
 是故佛舍利  无如芥子许
 佛非血肉身  云何有舍利
 方便留身骨  为益诸众生
 法身是正觉  法界即如来
 此是佛真身  亦说如是法
  

尔时会中三万二千天子。闻说如来寿命长远。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异口同音。而说颂曰。


 佛不般涅槃  正法亦不灭
 为利众生故  示现有灭尽
 世尊不思议  妙体无异相
 为利众生故  现种种庄严
  

尔时妙幢菩萨。亲于佛前及四如来并二大士诸天子所。闻说释迦牟尼如来寿量事已。复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实如是。诸佛如来。不般涅槃。无舍利者。云何经中。说有涅槃及佛舍利。令诸人天恭敬供养。过去诸佛。现有身骨。流布于世。人天供养。得福无边。今复言无。致生疑惑。惟愿世尊。哀愍我等。广为分别。
  

尔时佛告妙幢菩萨及诸大众。汝等当知。云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说。如是之义当一心听。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知。有其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一者。诸佛如来究竟断尽诸烦恼障所知障故。名为涅槃。二者。诸佛如来善能解了有情无性及法无性故。名为涅槃。三者。能转身依及法依故。名为涅槃。四者。于诸有情任运休息化因缘故。名为涅槃。五者证得真实无差别相平等法身故。名为涅槃。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槃无二性故。名为涅槃。七者。于一切法。了其根本。证清净故。名为涅槃。八者。于一切法无生无灭善修行故。名为涅槃。九者。真如法界实际平等。得正智故。名为涅槃。十者。于诸法性及涅槃性。得无差别故。名为涅槃。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知。复有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一者。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二者。以诸如来断诸乐欲。不取一法以不取故。无去无来。无所取故。名为涅槃。三者。以无去来及无所取。是则法身不生不灭无生灭故。名为涅槃。四者。此无生灭非言所宣。言语断故。名为涅槃。五者无有我人。惟法生灭得转依故。名为涅槃。六者。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佛了知故。名为涅槃。七者。真如是实。余皆虚妄。实性体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来。名为涅槃。八者。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九者。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十者。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槃。善男子。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如。复有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一者。如来善知施及施果。无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二者。如来善知戒及戒果。无我我所。此戒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三者。如来善知忍及忍果。无我我所。此忍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四者。如来善知勤及勤果。无我我所。此勤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五者。如来善知定及定果。无我我所。此定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六者。如来善知慧及慧果。无我我所。此慧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七者。诸佛如来。善能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诸法皆无性。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八者。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诸佛如来。除自爱故。永绝追求。无追求故。名为涅槃。九者。有为之法。皆有数量。无为法者。数量皆除。佛离有为证无为法。无数量故。名为涅槃。十者。如来了知有情及法。体性皆空。离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为涅槃。善男子。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复次善男子。岂惟如来不般涅槃。是为希有。复有十种希有之法。是如来行。云何为十。一者。生死过失。涅槃寂静。由于生死及以涅槃证平等故。不处流转。不住涅槃。于诸有情。不生厌背。是如来行。二者。佛于众生不作是念。此诸愚夫行颠倒见。为诸烦恼之所缠迫。我今开悟令其解脱。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于彼有情。随其根性意乐胜解。不起分别。任运济度示教利喜。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是如来行。三者。佛无是念。我今演说十二分教。利益有情。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为彼有情广说。乃至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是如来行。四者。佛无是念。我今往彼城邑聚落。王及大臣婆罗门刹帝利薜舍戍达罗等舍。从其乞食。然由往昔身语意行惯习力故。任运诣彼。为利益事。而行乞食。是如来行。五者。如来之身。无有饥渴。亦无便利羸惫之相。虽行乞取。而无所食。亦无分别。然为任运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来行。六者。佛无是念。此诸众生。有上中下。随彼机性。而为说法。然佛世尊无有分别。随其器量。善应机缘。为彼说法。是如来行。七者。佛无是念。此类有情。不恭敬我。常于我所。出呵骂言。不能与彼共为言论。彼类有情。恭敬于我。常于我所。共相赞叹。我当与彼共为言说。然而如来起慈悲心。平等无二。是如来行。八者。诸佛如来。无有爱憎。憍慢贪惜及诸烦恼。然而如来常乐寂静。赞叹少欲。离诸諠闹。是如来行。九者。如来无有一法不知。不善通达。于一切处镜智现前无有分别。然而如来。见彼有情所作事业。随彼意转方便诱引。令得出离。是如来行。十者。如来。若见一分有情得富盛时。不生欢喜。见其衰损。不起忧戚。然而如来见彼有情修习正行。无碍大慈。自然救摄。若见有情修习邪行。无碍大悲自然救摄。是如来行。善男子。如是当知。如来应正等觉。说有如是无边正行。汝等当知。是谓涅槃真实之相。或时见有般涅槃者。是权方便。及留舍利令诸有情。恭敬供养。皆是如来慈善根力。若供养者于未来世。远离八难。逢值诸佛。遇善知识不失善心。福报无边速当出离。不为生死之所缠缚。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为放逸。
  

尔时妙幢菩萨。闻佛亲说不般涅槃及甚深行。合掌恭敬白言。我今始知如来大师不般涅槃。及留舍利普益众生。身心踊悦。叹未曾有。说是如来寿量品时。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四如来忽然不现。妙幢菩萨。礼佛足已。从座而起还其本处。

[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2-17 18:2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无此经,无上法宝悉皆随处隐没!


南无《金光明最胜王经》

南无《金光明最胜王经》

南无《金光明最胜王经》


发表于 2011-1-6 20:24      本文发布:反闻自性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472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星云大师



发表于 2011-2-17 08:46  本文发布:常随佛学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7793&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尔时佛告妙幢菩萨及诸大众。汝等当知。云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说。如是之义当一心听。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知。

有其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


一者。诸佛如来究竟断尽诸烦恼障所知障故。名为涅槃。

二者。诸佛如来善能解了有情无性及法无性故。名为涅槃。

三者。能转身依及法依故。名为涅槃。

四者。于诸有情任运休息化因缘故。名为涅槃。

五者。证得真实无差别相平等法身故。名为涅槃。

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槃无二性故。名为涅槃。

七者。于一切法。了其根本。证清净故。名为涅槃。

八者。于一切法无生无灭善修行故。名为涅槃。

九者。真如法界实际平等。得正智故。名为涅槃。

十者。于诸法性及涅槃性。得无差别故。名为涅槃。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知。复有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

一者。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

二者。以诸如来断诸乐欲。不取一法以不取故。无去无来。无所取故。名为涅槃。

三者。以无去来及无所取。是则法身不生不灭无生灭故。名为涅槃。

四者。此无生灭非言所宣。言语断故。名为涅槃。

五者无有我人。惟法生灭得转依故。名为涅槃。

六者。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佛了知故。名为涅槃。

七者。真如是实。余皆虚妄。实性体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来。名为涅槃。

八者。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

九者。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

十者。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槃。善男子。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如。复有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

一者。如来善知施及施果。无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

二者。如来善知戒及戒果。无我我所。此戒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

三者。如来善知忍及忍果。无我我所。此忍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

四者。如来善知勤及勤果。无我我所。此勤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

五者。如来善知定及定果。无我我所。此定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

六者。如来善知慧及慧果。无我我所。此慧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

七者。诸佛如来。善能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诸法皆无性。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

八者。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诸佛如来。除自爱故。永绝追求。无追求故。名为涅槃。

九者。有为之法。皆有数量。无为法者。数量皆除。佛离有为证无为法。无数量故。名为涅槃。

十者。如来了知有情及法。体性皆空。离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为涅槃。善男子。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复次善男子。岂惟如来不般涅槃。是为希有。复有十种希有之法。是如来行。云何为十。

一者。生死过失。涅槃寂静。由于生死及以涅槃证平等故。不处流转。不住涅槃。于诸有情。不生厌背。是如来行。

二者。佛于众生不作是念。此诸愚夫行颠倒见。为诸烦恼之所缠迫。我今开悟令其解脱。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于彼有情。随其根性意乐胜解。不起分别。任运济度示教利喜。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是如来行。

三者。佛无是念。我今演说十二分教。利益有情。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为彼有情广说。乃至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是如来行。

四者。佛无是念。我今往彼城邑聚落。王及大臣婆罗门刹帝利薜舍戍达罗等舍。从其乞食。然由往昔身语意行惯习力故。任运诣彼。为利益事。而行乞食。是如来行。

五者。如来之身。无有饥渴。亦无便利羸惫之相。虽行乞取。而无所食。亦无分别。然为任运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来行。

六者。佛无是念。此诸众生。有上中下。随彼机性。而为说法。然佛世尊无有分别。随其器量。善应机缘。为彼说法。是如来行。

七者。佛无是念。此类有情。不恭敬我。常于我所。出呵骂言。不能与彼共为言论。彼类有情。恭敬于我。常于我所。共相赞叹。我当与彼共为言说。然而如来起慈悲心。平等无二。是如来行。

八者。诸佛如来。无有爱憎。憍慢贪惜及诸烦恼。然而如来常乐寂静。赞叹少欲。离诸諠闹。是如来行。

九者。如来无有一法不知。不善通达。于一切处镜智现前无有分别。然而如来。见彼有情所作事业。随彼意转方便诱引。令得出离。是如来行。

十者。如来。若见一分有情得富盛时。不生欢喜。见其衰损。不起忧戚。然而如来见彼有情修习正行。无碍大慈。自然救摄。若见有情修习邪行。无碍大悲自然救摄。是如来行。

善男子。如是当知。如来应正等觉。说有如是无边正行。汝等当知。是谓涅槃真实之相。或时见有般涅槃者。是权方便。及留舍利令诸有情。恭敬供养。皆是如来慈善根力。若供养者于未来世。远离八难。逢值诸佛。遇善知识不失善心。福报无边速当出离。不为生死之所缠缚。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为放逸。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金光明最胜王经功德  (转)
  


金光明最胜王经是众经之王,在开阐如来秘密心髓、忏悔业障、积聚福德资粮以及弘扬佛法、护国利民等方面具有无比殊胜的功德!若能有高僧大德开演这部号称诸经之王的经典,那真是众生之福啊!
  


1、 金光明微妙经典,若正闻持有大威力: 假使有人于百千大劫,行六波罗蜜无有方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写如是金光明经。半月半月专心读诵。是功德聚于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术譬喻所不能及。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学。忆念受持为他广说。(卷五依空满愿品第十)
  


2、 若您为此经烧三柱香或为此经设一伞盖、悬一缯幡,来供奉此经,有以下惊人的功德: 烧众名香供养经时。其香烟气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妙高山王。百亿四洲。。。于虚空中。充满而住。种种香烟。变成云盖。其盖金色。普照天宫。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威神之力。(卷六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 若有众生。闻是金光明最胜经王乃至一句。命终之后。当得往生三十三天及余天处。若有众生。为欲供养是经王故。庄严宅宇乃至张一伞盖。悬一缯幡。由是因缘。六天之上如念受生。七宝妙宫随意受用。各各自然有七千天女。共相娱乐。日夜常受不可思议殊胜之乐(卷八坚牢地神品第十八)
  


3、 您若能受持读诵此经中一段四句颂,或甚至只是其中一句,或只称念(金光明最胜王经)名号;或称念经中一如来、一菩萨名号已有如下功德: 我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并与二十八部药叉诸神俱诣其所。各自隐形随处。拥护彼说法师。令离衰恼常受安乐。及听法者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于此经中乃至受持一四句颂。或持一句或此经王首题名号。及此经中一如来名一菩萨名。发心称念恭敬供养者。我当救护摄受令无灾横离苦得乐。(卷八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第十九)
  


4、 经中又说:若有人能恭敬供养读诵受持是经,会令无量天众以是听法善根威力,因为他们听此法故,得服无上甘露法味,增益诸天王及其所有眷属,并余天神皆得胜利。
  


5、 经文提到有个渡亡的方法,非常适合现代人,简单、易用、快见效: 南 无 宝 髻 如 来 ,此佛往昔修菩萨行时,作是誓愿,于十方界所有众生,临命终时闻我名者,命终之后,得生三十三天。 慈悲的您下次到人间地狱----菜市场时,请记得一边买菜,一边持念南无宝髻如来名号,以普渡那些已经在刀口上的众生,功德无量!
  


6、 只要静心把这部经读出来即可获得莫大的功德,种下如于百千万亿无量佛所种诸善根。
  


7、 或抄或读可灭十恶五逆诸重罪,可对治、解救很多业障深重无法救渡的罪障或业病。
  


8、 不论此经在何处讲说,整个国家亦能获益,国君不受欺凌,疾疫消灭,众人欢喜,上下和睦,无有争斗;国君赋予人民宗教自由,常获天人护持。


《金光明最胜王经》与《妙法莲华经》、《护国仁王经》同称为镇护国家的三部经,念诵此经,国家及持诵人可得四大天王守卫 ,使一切世间有情安稳康乐。
  


诵读金光明最胜王经功德利益:

  01、吉祥如意速消业障     02、如意胜愿随愿满足
  03、即时福庆遂心乐意     04、普令人天欢喜踊跃
  05、能令世界和平安稳     06、护身护国家宅平安
  07、去除贫穷官司诉讼     08、速证清静觉行心性
  09、普皆进趣佛道向善     10、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佛宣讲的《金光明最胜王经》,能为世界和全球和平带来广如虚空的利益。即使只是阅读一章一节,亦能获福无量。
  

此经非常殊胜,能为众生带来平和快乐,更有效止息暴行,保护国家免受侵凌。听闻此经亦可净除业障。
  

此经能促成种种事业,尤能帮助国王或总统等领袖教化人民,使其踏上快乐之道。性命垂危;被天众刁难而诸多阻滞;一说话便惹怒朋友、所爱的人、丈夫、妻子、家人甚至仆人;财富损减;受诅咒、魔害、恶梦或恐怖之事困扰的有情,应沐浴更衣,一切障难自当除灭,更可积聚广大功德,为佛赞叹。
  

不论此经在何处讲说,整个国家亦能获益,国君不受欺凌,疾疫消灭,众人欢喜,上下和睦,无有争斗;国君赋予人民宗教自由,常获天人护持。
  

在争战频频之处,诵念此经尤有助益。保存、背诵或倡印此经者,功德胜于天龙八部,愿望皆能达成。
  

佛曾嘱咐四大天王供奉此经,恒常护卫背诵或仅仅阅读此经的有情。四大天王承诺会保护读经者,使其心想事成,国土风调雨顺,繁荣昌盛。
  

背诵或供养此经,如向佛作无量无边的供养。听闻此经者,永不背离觉道,心向菩提,永不退转;如背诵经文,定能获得上述利益。
  

坚牢地神向佛承诺,会保护念诵此经的比丘,令其取得所需的一切,确保其资具丰足,心志坚定;
  

仅仅阅读或尝试了解此经者,得享人天安乐1000亿劫,具好名声,所居之处五谷丰登,继而成就正等正觉。即使只是提及一章、一菩萨名,甚至阅读一四句偈,并尝试了解偈诵的意义,坚牢地神亦必定会护持该等众生,满足他们的愿求。
  

只是听闻一偈者亦永不堕三恶道,命终之后生于天界,恶业净尽,圆满佛果。
  

前往杀戮炽盛的国家,诵此经对该国利益甚大。
  

此经不光文义究竟 ,蕴含无上的佛法智慧,亦为正法之象征,能令正法久住,国家昌盛,灭除一切罪障衰患。 并且得佛授记,常生诸佛清净国土,乃至成办无上菩提。


当年世尊也是不惜生命流通此经,经典中也一再要求大家广宣流布,所以希望大家都来受持,是为报答佛恩。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二

金光明最胜王经——梦见金鼓忏悔品第四
  

尔时妙幢菩萨。亲于佛前。闻妙法已。欢喜踊跃。一心思惟还至本处。于夜梦中。见大金鼓。光明晃耀。犹如日轮。于此光中。得见十方无量诸佛。于宝树下坐琉璃座。无量百千大众围绕而为说法。见一婆罗门。桴击金鼓。出大音声。声中演说微妙伽他明忏悔法。妙幢闻已。皆悉忆持系念而住。至天晓已与无量百千大众围绕。将诸供具出王舍城。诣鹫峰山。至世尊所。礼佛足已布设香花。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合掌恭敬瞻仰尊颜白佛言。世尊。我于梦中见婆罗门以手执桴。击妙金鼓。出大音声。声中演说微妙伽他明忏悔法。我皆忆持。惟愿世尊。降大慈悲。听我所说。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我于昨夜中  梦见大金鼓
 其形极姝妙  周遍有金光
 犹如盛日轮  光明皆普耀
 充满十方界  咸见于诸佛
 在于宝树下  各处琉璃座
 无量百千众  恭敬而围绕
 有一婆罗门  以桴击金鼓
 于其鼓声内  说此妙伽他


 金光明鼓出妙声  遍至三千大千界
 能灭三涂极重罪  及以人中诸苦厄
 由此金鼓声威力  永灭一切烦恼障
 断除怖畏令安隐  譬如自在牟尼尊
 佛于生死大海中  积行修成一切智
 能令众生觉品具  究竟咸归功德海
 由此金鼓出妙声  普令闻者获梵响
 证得无上菩提果  常转清净妙法轮
 住寿不可思议劫  随机说法利群生
 能断烦恼众苦流  贪嗔痴等皆除灭
 若有众生处恶趣  大火猛焰周遍身
 若得闻是妙鼓音  即能离苦归依佛
 皆得成就宿命智  能忆过去百千生
 悉皆正念牟尼尊  得闻如来甚深教
 由闻金鼓胜妙音  常得亲近于诸佛
 悉能舍离诸恶业  纯修清净诸善品
 一切天人有情类  殷重至诚祈愿者
 得闻金鼓妙音声  能令所求皆满足
 众生堕在无间狱  猛火炎炽苦焚身
 无有救护处轮回  闻者能令苦除灭
 人天饿鬼傍生中  所有现受诸苦难
 得闻金鼓发妙响  皆蒙离苦得解脱


 现在十方界  常住两足尊
 愿以大悲心  哀愍忆念我
 众生无归依  亦无有救护
 为如是等类  能作大归依
 我先所作罪  极重诸恶业
 今对十力前  至心皆忏悔
 我不信诸佛  亦不敬尊亲
 不务修众善  常造诸恶业
 或自恃尊高  种姓及财位
 盛年行放逸  常造诸恶业
 心恒起邪念  口陈于恶言
 不见于过罪  常造诸恶业
 恒作愚夫行  无明闇覆心
 随顺不善友  常造诸恶业
 或因诸戏乐  或复怀忧恼
 为贪嗔所缠  故我造诸恶
 亲近不善人  及由悭嫉意
 贫穷行谄诳  故我造诸恶
 虽不乐众过  由有怖畏故
 及不得自在  故我造诸恶
 或为躁动心  或因嗔恚恨
 及以饥渴恼  故我造诸恶
 由饮食衣服  及贪爱女人
 烦恼火所烧  故我造诸恶
 于佛法僧众  不生恭敬心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于独觉菩萨  亦无恭敬心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无知谤正法  不孝于父母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由愚痴憍慢  及以贪嗔力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我于十方界  供养无数佛
 当愿拔众生  令离诸苦难
 愿一切有情  皆令住十地
 福智圆满已  成佛导群迷
 我为诸众生  苦行百千劫
 以大智慧力  皆令出苦海
 我为诸含识  演说甚深经
 最胜金光明  能除诸恶业
 若人百千劫  造诸极重罪
 暂时能发露  众恶尽消除
 依此金光明  作如是忏悔
 由斯能速尽  一切诸苦业
 胜定百千种  不思议总持
 根力觉道支  修习常无倦
 我当至十地  具足珍宝处
 圆满佛功德  济渡生死流
 我于诸佛海  甚深功德藏
 妙智难思议  皆令得具足
 唯愿十方佛  观察护念我
 皆以大悲心  哀受我忏悔
 我于多劫中  所造诸恶业
 由斯生苦恼  哀愍愿消除
 我造诸恶业  常生忧怖心
 于四威仪中  曾无欢乐想
 诸佛具大悲  能除众生怖
 愿受我忏悔  令得离忧苦
 我有烦恼障  及以诸报业
 愿以大悲水  洗濯令清净
 我先作诸罪  及现造恶业
 至心皆发露  咸愿得蠲除
 未来诸恶业  防护令不起
 设令有违者  终不敢覆藏
 身三语四种  意业复有三
 系缚诸有情  无始恒相续
 由斯三种行  造作十恶业
 如是众多罪  我今皆忏悔
 我造诸恶业  苦报当自受
 今于诸佛前  至诚皆忏悔
 于此赡部洲  及他方世界
 所有诸善业  今我皆随喜
 愿离十恶业  修行十善道
 安住十地中  常见十方佛
 我以身语意  所修福智业
 愿以此善根  速成无上慧


 我今亲对十力前  发露众多苦难事
 凡愚迷惑三有难  恒造极重恶业难
 我所积集欲邪难  常起贪爱流转难
 于此世间耽着难  一切愚夫烦恼难
 狂心散动颠倒难  及以亲近恶友难
 于生死中贪染难  嗔痴闇钝造罪难
 生八无暇恶处难  未曾积集功德难
 我今皆于最胜前  忏悔无边罪恶业
 我今归依诸善逝  我礼德海无上尊
 如大金山照十方  唯愿慈悲哀摄受
 身色金光净无垢  目如清净绀琉璃
 吉祥威德名称尊  大悲慧日除众闇
 佛日光明常普遍  善净无垢离诸尘
 牟尼月照极清凉  能除众生烦恼热
 三十二相遍庄严  八十随好皆圆满
 福德难思无与等  如日流光照世间
 色如琉璃净无垢  犹如满月处虚空
 妙颇梨网映金躯  种种光明以严饰
 于生死苦瀑流内  老病忧愁水所漂
 如是苦海难堪忍  佛日舒光令永竭
 我今稽首一切智  三千世界希有尊
 光明晃耀紫金身  种种妙好皆严饰
 如大海水量难知  大地微尘不可数
 如妙高山叵称量  亦如虚空无有际
 诸佛功德亦如是  一切有情不能知
 于无量劫谛思惟  无有能知德海岸
 尽此大地诸山岳  析如微尘能算知
 毛端渧海尚可量  佛之功德无能数
 一切有情皆共赞  世尊名称诸功德
 清净相好妙庄严  不可称量知分齐
 我之所有众善业  愿得速成无上尊
 广说正法利群生  悉令解脱于众苦
 降伏大力魔军众  当转无上正法轮
 久住劫数难思议  充足众生甘露味
 犹如过去诸最胜  六波罗蜜皆圆满
 灭诸贪欲及嗔痴  降伏烦恼除众苦
 愿我常得宿命智  能忆过去百千生
 亦常忆念牟尼尊  得闻诸佛甚深法
 愿我以斯诸善业  奉事无边最胜尊
 远离一切不善因  恒得修行真妙法
 一切世界诸众生  悉皆离苦得安乐
 所有诸根不具足  令彼身相皆圆满
 若有众生遭病苦  身形羸瘦无所依
 咸令病苦得消除  诸根色力皆充满
 若犯王法当刑戮  众苦逼迫生忧恼
 彼受如斯极苦时  无有归依能救护
 若受鞭杖枷锁系  种种苦具切其身
 无量百千忧恼时  逼迫身心无暂乐
 皆令得免于系缚  及以鞭杖苦楚事
 将临刑者得命全  众苦皆令永除尽
 若有众生饥渴逼  令得种种殊胜味
 盲者得视聋者闻  跛者能行哑能语
 贫穷众生获宝藏  仓库盈溢无所乏
 皆令得受上妙乐  无一众生受苦恼
 一切人天皆乐见  容仪温雅甚端严
 悉皆现受无量乐  受用丰饶福德具
 随彼众生念伎乐  众妙音声皆现前
 念水即现清凉池  金色莲花泛其上
 随彼众生心所念  饮食衣服及床敷
 金银珍宝妙琉璃  璎珞庄严皆具足
 勿令众生闻恶响  亦复不见有相违
 所受容貌悉端严  各各慈心相爱乐
 世间资生诸乐具  随心念时皆满足
 所得珍财无吝惜  分布施与诸众生
 烧香末香及涂香  众妙杂花非一色
 每日三时从树堕  随心受用生欢喜
 普愿众生咸供养  十方一切最胜尊
 三乘清净妙法门  菩萨独觉声闻众
 常愿勿处于卑贱  不堕无暇八难中
 生在有暇人中尊  恒得亲承十方佛
 愿得常生富贵家  财宝仓库皆盈满
 颜貌名称无与等  寿命延长经劫数
 悉愿女人变为男  勇健聪明多智慧
 一切常行菩萨道  勤修六度到彼岸
 常见十方无量佛  宝王树下而安处
 处妙琉璃师子座  恒得亲承转法轮
 若于过去及现在  轮回三有造诸业
 能招可厌不善趣  愿得消灭永无余
 一切众生于有海  生死罥网坚牢缚
 愿以智剑为断除  离苦速证菩提处
 众生于此赡部内  或于他方世界中
 所作种种胜福田  我今皆悉生随喜
 以此随喜福德事  及身语意造众善
 愿此胜业常增长  速证无上大菩提
 所有礼赞佛功德  深心清净无瑕秽
 回向发愿福无边  当超恶趣六十劫
 若有男子及女人  婆罗门等诸胜族
 合掌一心赞叹佛  生生常忆宿世事
 诸根清净身圆满  殊胜功德皆成就
 愿于未来所生处  常得人天共瞻仰
 非于一佛十佛所  修诸善根今得闻
 百千佛所种善根  方得闻斯忏悔法
  

尔时世尊闻此说已赞妙幢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梦金鼓出声。赞叹如来真实功德。并忏悔法。若有闻者。获福甚多。广利有情灭除罪障。汝今应知此之胜业。皆是过去赞叹发愿宿习因缘。及由诸佛威力加护。此之因缘当为汝说。时诸大众闻是法已。咸皆欢喜信受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灭业障品第五
  

尔时世尊住正分别。入于甚深微妙静虑。从身毛孔。放大光明。无量百千种种诸色。诸佛刹土。悉现光中。十方恒河沙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五浊恶世。为光所照。是诸众生。作十恶业五无间罪。诽谤三宝。不孝尊亲。轻慢师长婆罗门众。应堕地狱饿鬼傍生。彼各蒙光至所住处。是诸有情见斯光已。因光力故皆得安乐。端正姝妙。色相具足。福智庄严。得见诸佛。是时帝释一切天众。及恒河女神并诸大众。蒙光希有。皆至佛所。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尔时天帝释。承佛威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愿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大乘。摄受一切邪倒有情。曾所造作业障罪者。云何忏悔。当得除灭。
  

佛告天帝释。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修行。欲为无量无边众生。令得清净解脱安乐。哀愍世间福利一切。若有众生。由业障故。造诸罪者。应当策励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专念。口自说言。归命顶礼。现在十方一切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转妙法轮。持照法轮。雨大法雨。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建大法幢。秉大法炬。为欲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常行法施诱进群迷。令得大果证常乐故。如是等诸佛世尊。以身语意。稽首归诚。至心礼敬。彼诸世尊以真实慧。以真实眼。真实证明。真实平等。悉知悉见一切众生善恶之业。我从无始生死以来。随恶流转。共诸众生造业障罪。为贪嗔痴之所缠缚。未识佛时。未识法时。未识僧时。未识善恶。由身语意。造无间罪。恶心出佛身血。诽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身三语四意三种行。造十恶业。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于诸善人。横生毁谤。斗秤欺诳。以伪为真。不净饮食。施与一切。于六道中所有父母。更相恼害。或盗窣堵波物四方僧物现前僧物。自在而用。世尊法律不乐奉行。师长教示不相随顺。见行声闻独觉大乘行者。喜生骂辱。令诸行人心生悔恼。见有胜已便怀嫉妒。法施财施常生悭惜。无明所覆邪见惑心。不修善因令恶增长。于诸佛所而起诽谤。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如是众罪。佛以真实慧。真实眼。真实证明。真实平等。悉知悉见。我今归命。对诸佛前。皆悉发露。不敢覆藏。未作之罪。更不复作。已作之罪。今皆忏悔。所作业障。应堕恶道地狱傍生饿鬼之中阿苏罗众及八难处。愿我此生所有业障皆得消灭。所有恶报未来不受。亦如过去诸大菩萨修菩提行。所有业障悉已忏悔。我之业障今亦忏悔。皆悉发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愿得除灭。未来之恶更不敢造。亦如未来诸大菩萨修菩提行。所有业障悉皆忏悔。我之业障今亦忏悔。皆悉发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愿得除灭。未来之恶更不敢造。亦如现在十方世界诸大菩萨修菩提行。所有业障悉已忏悔。我之业障今亦忏悔。皆悉发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愿得除灭。未来之恶更不敢造。
  

善男子。以是因缘。若有造罪。一刹那中不得覆藏。何况。一日一夜乃至多时。若有犯罪欲求清净心怀愧耻。信于未来必有恶报。生大恐怖。应如是忏。如人被火烧头烧衣救令速灭。火若未灭心不得安。若人犯罪亦复如是。即应忏悔令速除灭。若有愿生富乐之家多饶财宝。复欲发意修习大乘。亦应忏悔灭除业障。欲生豪贵婆罗门种刹帝利家。及转轮王七宝具足。亦应忏悔灭除业障。
  

善男子。若有欲生四天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亦应忏悔灭除业障。若欲生梵众梵辅大梵天。少光无量光极光净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天。无云福生广果天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亦应忏悔灭除业障。若欲求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亦应忏悔灭除业障。若欲愿求三明六通声闻独觉自在菩提。至究竟地求一切智智净智。不思议智不动智。三藐三菩提正遍智者。亦应忏悔灭除业障。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从因缘生。如来所说。异相生。异相灭。因缘异故。如是过去诸法皆已灭尽。所有业障无复遗余。是诸行法未得现生而今得生。未来业障更不复起。何以故。善男子。一切法空。如来所说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亦无生灭亦无行法。善男子。一切诸法皆依于本。亦不可说。何以故。过一切相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入于微妙真理生信敬心。是名无众生而有于本。以是义故。说于忏悔灭除业障。
  

善男子。若人成就四法。能除业障永得清净。云何为四。一者。不起邪心正念成就。二者。于甚深理不生诽谤。三者。于初行菩萨起一切智心。四者。于诸众生起慈无量。是谓为四。尔时世尊而说颂言。


 专心护三业  不诽谤深法
 作一切智想  慈心净业障
  

善男子。有四业障。难可灭除。云何为四。一者。于菩萨律仪犯极重恶。二者。于大乘经心生诽谤。三者。于自善根不能增长。四者。贪着三有无出离心。复有四种。对治业障。云何为四。一者于十方世界一切如来。至心亲近。说一切罪。二者为一切众生。劝请诸佛说深妙法。三者随喜一切众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世间所有男子女人。于大乘行。有能行者。有不行者。云何能得随喜一切众生功德善根。佛言。善男子。若有众生虽于大乘未能修习。然于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专念。作随喜时。得福无量。应作是言。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随喜。由作如是随喜福故。必当获得尊重殊胜无上无等最妙之果。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又于现在初行菩萨发菩提心所有功德。过百大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功德之蕴。皆悉至心随喜赞叹。过去未来一切菩萨。所有功德随喜赞叹亦复如是。复于现在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应正遍知证妙菩提。为度无边诸众生故。转无上法轮。行无碍法施。击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愍劝化一切众生。咸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无尽安乐。又复所有菩萨声闻独觉功德积集善根。若有众生。未具如是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随喜。如是过去未来诸佛菩萨声闻独觉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随喜赞叹。善男子。如是随喜当得无量功德之聚。如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断烦恼成阿罗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其形寿。常以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而为供养。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随喜功德千分之一。何以故。供养功德。有数有量。不摄一切诸功德故。随喜功德无量无数。能摄三世一切功德。是故。若人欲求增长胜善根者。应修如是随喜功德。若有女人。愿转女身为男子者。亦应修习随喜功德。必得随心现成男子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已知随喜功德。劝请功德。惟愿为说。欲令未来一切菩萨。当转法轮现在菩萨正修行故。佛告帝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修行声闻独觉大乘之道。是人当于昼夜六时。如前威仪。一心专念。作如是言。我今归依十方一切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转无上法轮。欲舍报身入涅槃者。我皆至诚顶礼劝请转大法轮。雨大法雨。然大法灯。照明理趣。施无碍法。莫般涅槃。久住于世。度脱安乐一切众生。如前所说。乃至无尽安乐我今以此劝请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大菩萨劝请功德回向菩提。我亦如是劝请功德。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供养如来。若复有人劝请如来转大法轮所得功德。其福胜彼。何以故。彼是财施。此是法施。善男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若人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是故。善男子。劝请功德无量无边难可譬喻。如我昔行菩萨道时。劝请诸佛转大法轮。由彼善根。是故今日一切帝释诸梵王等。劝请于我转大法轮。善男子。请转法轮为欲度脱安乐诸众生故。我于往昔。为菩提行。劝请如来久住于世莫般涅槃。依此善根我得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辩大慈大悲。证得无数不共之法。我当入于无余涅槃。我之正法久住于世。我法身者。清净无比。种种妙相。无量智慧。无量自在。无量功德难可思议。一切众生皆蒙利益。百千万劫说不能尽法身摄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法身常住不堕常见。虽复断灭。亦非断见。能破众生种种异见。能生众生种种真见。能解一切众生之缚。无缚可解。能植众生诸善根本。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无作无动远离阓闹。寂静无为。自在安乐。过于三世能现三世。出于声闻独觉之境。诸大菩萨之所修行。一切如来体无有异。此等皆由劝请功德善根力故。如是法身我今已得。是故。若有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诸经中。一句一颂。为人解说。功德善根尚无限量。何况。劝请如来转大法轮。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修三乘道所有善根。云何回向一切智智。佛告天帝。善男子。若有众生欲求菩提修三乘道。所有善根愿回向者。当于昼夜六时殷重至心作如是说。我从无始生死以来。于三宝所。修行成就所有善根。乃至施与傍生一搏之食。或以善言和解诤讼。或受三归及诸学处。或复忏悔劝请随喜所有善根。我今作意。悉皆摄取。回施一切众生无悔吝心。是解脱分善根所摄。如佛世尊之所知见。不可称量无碍清净。如是所有功德善根。悉以回施一切众生。不住相心不舍相心。我亦如是功德善根。悉以回施一切众生。愿皆获得如意之手。撝空出宝满众生愿。富乐无尽。智慧无穷。妙法辩才悉皆无滞。共诸众生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因此善根更复出生无量善法。亦皆回向无上菩提。又如过去诸大菩萨。修行之时功德善根。悉皆回向一切种智。现在未来亦复如是。然我所有功德善根。亦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善根愿共一切众生俱成正觉。如余诸佛。坐于道场菩提树下。不可思议无碍清净。住于无尽法藏陀罗尼首楞严定。破魔波旬无量兵众。应见觉知应可通达。如是一切一刹那中悉皆照了。于后夜中获甘露法证甘露义。我及众生愿皆同证如是妙觉。犹如。
  

无量寿佛。胜光佛。妙光佛。阿閦佛。功德善光佛。师子光明佛。百光明佛。网光明佛。宝相佛。宝焰佛。焰明佛。焰盛光明佛。吉祥上王佛。微妙声佛。妙庄严佛。法幢佛。上胜身佛。可爱色身佛。光明遍照佛。梵净王佛。上性佛。如是等如来应正遍知。过去未来及以现在。示现应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无上法轮为度众生。我亦如是广说如上。
  

善男子。若有净信男子女人。于此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受持读诵忆念不忘。为他广说。得无量无边大功德聚。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一时皆得成就人身。得人身已成独觉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其形寿恭敬尊重。四事供养一一独觉。各施七宝如须弥山。此诸独觉入涅槃后。皆以珍宝起塔供养。其塔高广十二瑜缮那。以诸花香宝幢幡盖常为供养。善男子。于意云何。是人所获功德宁为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善男子。若复有人于此金光明微妙经典众经之王灭业障品。受持读诵。忆念不忘。为他广说。所获功德。于前所说供养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住正行中。劝请十方一切诸佛。转无上法轮。皆为诸佛欢喜赞叹。善男子。如我所说。一切施中。法施为胜。是故善男子。于三宝所。设诸供养。不可为比。劝受三归。持一切戒。无有毁犯。三业不空。不可为比。一切世界一切众生。随力随能随所愿乐。于三乘中。劝发菩提心。不可为比。于三世中。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皆得无碍。速令成就无量功德。不可为比。三世刹土一切众生。令无障碍得三菩提。不可为比。三世刹土一切众生。劝令速出四恶道苦。不可为比。三世刹土。一切众生。劝令除灭极重恶业。不可为比。一切苦恼劝令解脱。不可为比。一切怖畏苦恼逼切。皆令得脱。不可为比。三世佛前。一切众生所有功德。劝令随喜发菩提愿。不可为比。劝除恶行骂辱之业。一切功德。皆愿成就。所在生中。劝请供养尊重赞叹一切三宝。劝请众生净修福行。成满菩提不可为比。是故当知。劝请一切世界三世三宝。劝请满足六波罗蜜。劝请转于无上法轮。劝请住世经无量劫。演说无量甚深妙法。功德甚深无能比者。
  

尔时天帝释及恒河女神。无量梵王。四大天众。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白佛言。世尊。我等皆得闻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今悉受持读诵通利。为他广说。依此法住。何以故。世尊。我等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顺此义种种胜相。如法行故。尔时梵王及天帝释等。于说法处皆以种种曼陀罗花而散佛上。三千大千世界地皆大动。一切天鼓及诸音乐。不鼓自鸣。放金色光。遍满世界。出妙音声。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此等皆是金光明经威神之力。慈悲普救种种利益。种种增长菩萨善根。灭诸业障。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何以故。善男子。我念往昔过无量百千阿僧祇劫。有佛名宝王大光照如来应正遍知。出现于世。住世六百八十亿劫。尔时宝王大光照如来。为欲度脱人天释梵沙门婆罗门一切众生令安乐故。当出现时初会说法度百千亿亿万众。皆得阿罗汉果。诸漏已尽三明六通自在无碍。于第二会。复度九十千亿亿万众。皆得阿罗汉果。诸漏已尽三明六通自在无碍。于第三会。复度九十八千亿亿万众。皆得阿罗汉果。圆满如上。
  

善男子。我于尔时作女人身。名福宝光明。于第三会。亲近世尊。受持读诵是金光明经为他广说。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时彼世尊为我授记。此福宝光明女。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舍女身后。从是以来越四恶道。生人天中受上妙乐。八十四百千生作转轮王。至于今日得成正觉。名称普闻遍满世界。时会大众。忽然皆见宝王大光照如来。转无上法轮。说微妙法。善男子。去此索诃世界。东方过百千恒河沙数佛土。有世界名宝庄严。其宝王大光照如来。今现在彼。未般涅槃。说微妙法。广化群生。汝等见者。即是彼佛。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宝王大光照如来名号者。于菩萨地得不退转至大涅槃。若有女人闻是佛名者。临命终时得见彼佛来至其所。既见佛已究竟不复更受女身。善男子。是金光明微妙经典。种种利益。种种增长菩萨善根。灭诸业障。善男子。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随在何处。为人讲说是金光明微妙经典。于其国土皆获四种福利善根。云何为四。一者。国王无病离诸灾厄。二者。寿命长远无有障碍。三者。无诸怨敌兵众勇健。四者。安隐丰乐正法流通。何以故。如是人王常为释梵四王药叉之众。共守护故。
  

尔时世尊告天众曰。善男子。是事实不。是时无量释梵四王及药叉众。俱时同声答世尊言。如是如是。若有国土讲宣读诵此妙经王。是诸国主。我等四王。常来拥护行住共俱。其王若有一切灾障及诸怨敌。我等四王皆使消殄。忧愁疾疫亦令除差。增益寿命感应祯祥。所愿遂心恒生欢喜。我等亦能令其国中所有军兵悉皆勇健。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汝当修行。何以故。是诸国主如法行时。一切人民随王修习如法行者。汝等皆蒙色力胜利。宫殿光明眷属强盛。时释梵等白佛言。如是世尊。佛言。若有讲读此妙经典流通之处。于其国中大臣辅相有四种益。云何为四。一者。更相亲穆。尊重爱念。二者。常为人王心所爱重。亦为沙门婆罗门大国小国之所遵敬。三者。轻财重法。不求世利。嘉名普暨。众所钦仰。四者。寿命延长安隐快乐是名四种利益。若有国土宣说是经。沙门婆罗门。得四种胜利。云何为四。一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无所乏少。二者。皆得安心。思惟读诵。三者。依于山林得安乐住。四者。随心所愿。皆得满足。是名四种胜利。若有国土。宣说是经。一切人民皆得丰乐无诸疾疫。商估往还多获宝货。具足胜福。是名种种功德利益。
  

尔时梵释四天王及诸大众。白佛言。世尊。如是经典。甚深之义若现在者。当知。如来三十七种助菩提法。住世未灭。若是经典灭尽之时。正法亦灭。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是故汝等于此金光明经一句一颂一品一部。皆当一心正读诵。正闻持。正思惟。正修习。为诸众生。广宣流布。长夜安乐福利无边。时诸大众。闻佛说已。咸蒙胜益。欢喜受持。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d48300100cxw8.html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1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2-18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18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光明最胜王经》

南无《金光明最胜王经》

南无《金光明最胜王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6 22:22 , Processed in 0.33533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