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37|回复: 1

[般若正见] 圆智行者:谈谈儒家的止于至善与佛法修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4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f18eb0100o9vl.html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最大的学问,就是要首先明白真理,然后利用真理令有缘众生得到安乐。
 
  能够令自他成就安乐,这就叫做善。这个善,包括小善、大善和至善。如果在对境上有所分别,带有情感偏执取向,只希望某些特定的对象得到安乐,那就叫小善;如果平等无偏地希望一切众生都得安乐,时时不离广大清净的慈悲心欢喜心,这就叫大善;什么叫至善呢?至善就是要超越自心意识的妄想分别与贪嗔把持,理智无为地深入静定止观,而行于自心本觉智慧的观照。这个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明明德,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平常心,亦即自心清净平等正觉佛性的妙用。
 
  佛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密多,也就是智慧解脱法。只有深入自心无上智慧,有效发露自心本觉佛性的妙用,用自性本来清净觉心的微妙感染力去照破众生内心的痴暗,帮助自他众生直接超越所有身心烦恼感受的困惑,这个就叫至善。
 
  为此,真正无上大道的修行,目的就在于发露自心本觉佛性的妙用,从最深层次直接解除众生心灵上的感觉困扰,就象阳光普照大地一样而成就至善。修行人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不知向更深层次去开发自心的无上智慧,就盲目执着小善去利益他人,这就象学生不肯好好学习功课就想直接介入天下大事一样,这实际上乃是一种颠倒。
 
  执着于自他浅表烦恼境遇去做好事,这在佛教修行中只叫人天乘,因为意识上的分别贼心不死,这种行为是没法帮助自他众生究竟解脱烦恼轮回的。另外有些密宗学人,稍稍得了一点上师传承加持的功夫,尚未借助这些加持深入无为净除我执贼心,然后就马上迫不及待地执着妄想分别帮助他人,硬是把上师清净功德加持种子捣弄成贪嗔我执习气,弄得魔气嚣张、人神共厌。这种善行不仅同样也是错误的,同时也是违犯密乘三昧耶誓戒的。
 
  禅宗祖师黄檗禅师说过:“度生心切,须信慈悲也是贪。”为什么想度众生的慈悲心也叫贪呢?原因就在其未能真正了达自心觉悟解脱的因果秘密,执迷于境界感受上的贪嗔分别妄想,不能真正深入无为止于至善,不能行于无上智慧的观照之故。
 
  还有一些人虽然想修至善,但却以为在意识上“不执着”便是,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因为凡夫贼心未死,并非我执已断的佛菩萨。凡夫不是执着境相,就是执着自心,或者执着某个的概念,总不出思维意识用事。盲目不执着,其所成就的只能是糊涂和愚痴,而并非儒家所说的至善,或者佛教的智慧观照。
 
  要想真正做到不执着,首先必须以觉察与止息内心意识习气的妄动为前提,深入看破自心深处隐藏的意识贼心才行。佛说一切唯心造,诸法唯识所现,只有首先看破自心意识的执着习气,彻见真空实相,然后才有智慧真正地了断执着。
 
  所以,修行人要想真正行于至善,首先必须学会观照自心、藉此而超越自心意识习气的迷惑才行。佛教《心地观经》强调:“能观心者,究竞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因为能够观照自心,当下便离妄心迷惑,不受意识习气驱使,若能长此以往,随着自心清净观察智慧力的不断成熟,由此而看破妄心、离执解脱,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修行人若能如此成就自心的觉悟解脱,进而以打破我执障碍后的同体大悲感应作为“亲民”方便,同样运用清净观察智慧力来帮助他人觉悟解脱,如此无为而行于至善,才是真正的无上智慧妙用显现。
 
  圆智行者撰于2011年1月27日农历腊月廿四日吉日


[ 本帖最后由 lilith13 于 2011-2-14 13:43 编辑 ]
发表于 2011-2-1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20:36 , Processed in 0.15174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