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07|回复: 8

[佛化生活] 生存压力大,不应是不孝的借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7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目前的社会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费高,医疗费用也高,年轻人抚养下一代确实需要付出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对待父母,首先是个观念的问题,一个人必须要有孝的观念,感恩的观念,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就是没有道德良心。   如果没有父母的付出,我们是不可能长大的,我们在体会到了为人父母艰辛的同时,应该对我们的父母生起更感恩的心。父母养了你,你再来养你的孩子,这是社会的传承。父母老了,你好好孝顺你的父母,将来你老了,孩子也会照着你的样子来照顾你。如果你没有给他做出榜样,你让他学谁呢?将心比心,你如何对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孩子一定如何对待你。这也是社会的一种传承,更是家庭习惯的传承。家庭有序,社会也就有了良好的秩序。   现在是双休日,你再忙,难道就真的忙到没有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吗?春节也好、十一也好要放六七天假,交通这么方便一两个小时就去了,你就不能回去看看父母吗?你就不能给他寄点钱吗?你就不能嘘寒问暖一下吗?你一天到晚打手机,连国际电话都打,跟父母一个礼拜打一个电话,问问他老人家心情怎么样、身体怎么样,难道就这么难吗?连这个时间也没有吗?   说到头来,这就是不重视父母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是没有感恩的心和责任心。   如今,人们不再重视孝道,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已经被完全边缘化。   我认为大概是这四条原因造成的:   一是社会历史原因。在五四运动的时候,有一些愚昧的人把“孝”视为罪恶之源,在反封建的活动中,一并把“孝”也给反掉了。如果说五四运动有一点矫枉过正,那到了文化大革命就把孝道彻底否定了。孔孟之道、孝子贤孙全部规划为错误的理念,持完全否定态度。这些历史的原因把国人的思想搞得很混乱。   第二条原因,拜金主义。现如今有些人重金钱轻亲情,重利轻义,谁有钱谁就了不起,没有钱的大家就看不上。   第三种就是一些人盲目的学习西方。我们加入WTO经济上要跟西方上接轨,经济管理模式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科学技术也要学习他们,但我们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就不能盲目地与其完全保持一致。   我们抛弃了老祖宗的一些东西,而恰恰西方人,包括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者却要学习孔子的思想。现在全世界有八十八个国家,成立了二百二十八个学院学习儒家的思想。   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才二三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国家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通过《孝经》把人与人间的亲情,父子、母子间的情意提升到孝道的高度,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   我认为是一些人盲目学习西方,以为我们中国将来发展也跟西方一样,这是盲目学习西方的结果。在西方的法律中,规定了对幼小要倍加爱护。你要是不爱护孩子,打孩子、甚至把孩子关在家里都是违法的。但是你不养你的父亲、母亲却不算犯法。   西方通过高税收由国家统一来养老。而我们国家的宪法规定要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要管两头。目前有种说法是淡化孝道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绝对误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大常委会要在法律上把赡养老人这条取掉,那就不是炎黄子孙了,那就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因为孝道是我们的国宝。   第四个原因就是计划生育。六个大人爱着一个孩子,对孩子们的关怀备至,对老人关注不够。 转载
发表于 2011-1-27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1-2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我们一起来忏悔,远离那世间是与非。 我们现在来忏悔,放下烦恼与怨恨嗔恚。 我们用心来忏悔,愿弥陀擦干我的泪。 我们真诚来忏悔,愿弥陀洗涤我心扉。 往昔所做诸恶罪,皆因贪嗔痴所累, 我今皆忏悔,不愿再违背,弥陀无怨无私的教诲。 不管身心有多疲备,求生净土愿不退。 我今皆忏悔,念佛不怕累。断烦恼,弥陀永相随
发表于 2011-8-1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忏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我们一起来忏悔,远离那世间是与非。 我们现在来忏悔,放下烦恼与怨恨嗔恚。 我们用心来忏悔,愿弥陀擦干我的泪。 我们真诚来忏悔,愿弥陀洗涤我心扉。 往昔所做诸恶罪,皆因贪嗔痴所累, 我今皆忏悔,不愿再违背,弥陀无怨无私的教诲。 不管身心有多疲备,求生净土愿不退。 我今皆忏悔,念佛不怕累。断烦恼,弥陀永相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4 02:14 , Processed in 0.24014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