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729|回复: 23

[佛化生活] 一个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佛子--尊者阿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佛陀的弟子--尊者阿难
20071663711728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一。阿难陀尊者 阿难陀尊者 (一)多闻第一 阿难陀,汉译庆喜,佛成道日诞生,故名。白饭王次子,提婆达多的亲弟。佛成道以后,曾有舍利弗、目犍连侍奉过佛陀。由于佛陀渐渐老了,需要一个常随侍者,就把弟子集合起来,要大家推一个人来。舍利弗、目犍连认为阿难陀年青,记忆力强,担任此职最合适,就推举阿难陀。阿难陀提出三个条件: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我不要穿。二、如有信众请佛陀应供,我不侍奉前去。三、不该见佛陀的时候,我不去见。舍利弗、目犍连将阿难陀条件告诉佛陀。佛陀非常欢喜地叹说:阿难是一位品格优秀的人,他提出的条件是为了避免讥嫌,生怕别人批评说为了穿衣和吃食物,才侍奉佛陀的。西元前513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的侍者,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著佛的身后,到各地弘化。阿难在僧团中深受人们的尊敬,他待人谦逊诚恳。和人相处,从不扬己之长,显人之短。总是尽力帮助别人,为别人提供方便。有时和外道谈论佛法,也只是显正而不破邪。如在翟师罗园,他感化了旃陀外道,奉行佛法。他不是以滔滔的雄辩来征服对方,而是以和暖的阳春,慢慢地溶解冰块。在二十七年侍者的生活中,阿难对比丘、比丘尼和在家信众来参拜佛陀时,他总是安排适当时间,满足各人的愿望。尤其远道而来的比丘,在未见佛陀前,阿难总是予以亲切的安慰,使其安乐。比丘尼非常愿听阿难的教诫。他常对比丘尼说:你们要好好遵守圣戒!在家信众,也喜欢听阿难说法。他教导在家信众要尊敬三宝,受持五戒,十善,侍奉双亲,供养僧团。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二)阿难开悟 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听到文殊菩萨选择诸圣修证圆通法门之后,心迹圆明,得未曾有。兹录圆通法门偈颂。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中 略)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常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三)主持佛教 佛在拘尸那安罗双树间入涅槃时,阿难悲痛地泣不成声。佛陀以怜愍的眼神看著阿难,对大家说:阿难非常辛苦的侍奉我二十七年,他为人温和而宽厚,闻法不忘,将来能在世间上发光发热。佛入灭三天后,他起身到王舍城参加第一次圣典结集。路上走了二个多月,四月十四日抵达王舍城。第二天即开始安居,结集佛经。这时大迦叶被推为首席,他选了四百九十九个大阿罗汉。因阿难还未证果,被排斥在外。这给阿难以很大的刺激,他当夜发奋修行,于中夜即证阿罗汉果、参加结集。阿难在会上诵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佛教之有圣典流传于世,实赖阿难之功。迦叶因是王舍城结集的主持人,被上座长老们看成为当然的领导人。二十年后,迦叶将法传与阿难,到鸡足山入灭,阿难被推为僧团的领导,此时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迦叶灭后,佛教在阿难的领导下,尚能和合一味。没有产生什么大的问题。阿难一百二十岁时,一天在路上听到一位比丘口中念道: ‘人生活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阿难恳切的纠正说: ‘人生活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了解之’。青年比丘见到阿难以后,回去禀告师父。师父说:你不要听阿难的胡说,他已老朽,失去记忆和智慧。青年又将师父的话告诉阿难。阿难听后,心想我为众生诵出佛陀的大法,而人们的我见我执深重,不依佛法奉行,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又想到佛在世时诸大弟子都入灭了,只剩下他一人,好像一片被砍光的森林,只留下一棵大树不能遮风挡雨。于是他即到摩竭陀与毗舍离两国交界处的恒河上空,进入涅槃。他的圣体分成二份,一份留在毗舍离北方的大林重阁讲堂,一份留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旁,建塔供养,由于阿难入灭的因缘,摩竭陀国与毗舍离国修好,不再战争,使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可以看出阿难具有大乘菩萨救人济世的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二。阿难结集经典的因缘 证严法师讲述 我们现在能认识佛法,让佛陀的教理句句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阿难所成就的啊!   佛陀入灭后,经典必定要流传在人间,但是当时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发达的文具;佛陀应境说法、观机逗教,可是话一说过就没了,要怎样把佛法的精华点滴留下来呢?大家讨论的结果认为应该结集经典。所以很多人公推阿难负责结集佛陀的经典,阿难也觉得义不容辞,于是就承担下来。   但是,当时阿难尚未证得罗汉果,迦叶尊者在五百位已证果的罗汉面前,把阿难叫起来,故意激励他,说他的心还没有清净、烦恼还没有去除,所以没资格参加。尽管阿难低声下气地恳求,还是有人起来指责——阿难做佛陀的侍者时,对佛陀有欠尊重。因为有一回阿难帮佛陀折袈裟时,脚踩了佛陀的袈裟。阿难赶紧解释说:「是有这回事,那是因为我折袈裟时,忽然吹来一阵风,将袈裟吹到脚底下,我不小心踩到,不是故意的啊!」   又有另外一位出来指责阿难做侍者没有尽心——有一次,佛陀身体违和,要阿难给他一杯水,阿难却不肯为佛陀盛一杯水。阿难回答:「是有这件事,记得那时佛陀发烧,他真的需要一杯水,我从佛陀那儿接过钵来,赶紧跑到河边,我正要舀水上来时,忽然对岸来了一群牛,很快地冲过来,把原本清净的水弄得一团混浊,我不能将混浊肮脏的水拿来给佛陀喝啊!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又有人起来指责说:「阿难!佛陀会提早入灭,也是你的过失啊,有一个时期,佛陀曾对你说:『佛可以住世五百年,也可以缩为八十年。」那时候,你为什么不赶快起来请佛陀住世呢?为什么你三缄其口呢?佛陀说了三次,若有人请求,他可以住世五百年,你还是不肯开口请佛陀住世!」   阿难回答说:「佛陀曾说世间的众生刚强难调,若是需要他延长五百年,他可以住世五百年;但是那时候,我的心好像被魔遮蔽了,尽管我一直想开口,恳请佛陀再住世五百年,但是不知为何就是没办法开口讲出来,我也很懊恼啊,」那时,佛陀说了三次,无人回应,因此他决定八十岁就要入灭。阿难说这些话时,内心仍然很难过,甚至痛哭流泪;他觉得很后悔,恳切地向大众忏悔。   迦叶尊者裁判说:「阿难!由此可见你的烦恼心还没有断除,感情这么重,既然俗气未除、烦恼未尽,你还是出去好好调理你的心态,烦恼断尽以后再来。」就这样把阿难赶出去。   阿难离开了结集的场所回到自己的净堂,心里实在很后悔。不过他没有埋怨别人,只后悔佛陀在世时,自己为什么不知好好用功,为什么没有好好训练自己的心态,没有把污点、杂念完全去除。于是他不断地加紧用功,经过七天,他实在很疲劳,想要休息一下。那时,突然觉得整个身体很轻安,所有的烦恼顿时都空了,他满身的清净光明,那分轻安快乐,是无法描述的。   他很高兴,赶紧回到结集的道场内。他去敲门,可是没有人要替他开门,只叫他运用智慧进入。阿难运用了神通,终于进入结经场;他的心非常平静,从内心生起感恩恭敬和尊重,向在场的五百位罗汉和迦叶尊者恭敬顶礼,并描述他现在轻安清净的心境。那时,大家都为他欢喜,并请他赶紧将跟随在佛陀身边的所见所闻,再次宣诵出来。   阿难尊者走到中间的位置,正抬头挺胸开始要说法时,全场却有一番骚动,因为阿难站到讲台时满面风光,那分庄严的法相,让人以为是佛陀复活了;因为阿难本来就是佛陀的堂弟,他跟佛陀很相像,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难已经有三十相。他站在讲堂时,那分心灵轻安所发出来的满面风光,给人的感觉真的像佛陀又站在大家的面前,所以有很多人怀疑,是不是释迦佛复活了?   有人说:「不可能,这不是佛陀复活,一定是他方的佛来了!也许是我们大家的虔诚,使他方的佛降临了。」   有的人说:「不可能,在娑婆世界除了释迦牟尼佛,哪还有他方的佛来呢?刚才明明是阿难从我们的面前走过,在我们面前的人明明是阿难,会不会是阿难已成佛了?」   阿难看到有的人怀疑——释迦佛复活,有的人怀疑是他方的佛到来,或者怀疑阿难已成佛了,他为了把这些疑问平息下来,所以就以「如是我闻」作为开头,要让大家知道——我还是本来的我——阿难。我某时、某处听到佛在为哪些人说法,现在从记忆中再次来叙述佛陀说的话。所以,他这句「如是我闻」有平息众疑的用意。   而「如是我闻」确实也足以平息争论。若说是阿难说的法,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阿难跟我们一样啊!阿难说的话凭什么我们要相信呢?为了要让大家不要为了结集经典而互相争论,所以他用「如是我闻」;这代表「佛说的法,而我听到了,现在照样说出来。」如此大家就没什么好争论了。   今天我们有经典可以阅读、听闻,是因为阿难他能耐怨、耐烦、耐磨,有这三种力量才能忍辱,才有办法再回到结集经典的道场,为我们「如是我闻」宣说经法。阿难在僧团里都得经过这三种考验,何况咱们凡夫在现在的团体中?因此大家要时时用心,效法阿难尊者耐怨、耐烦、耐磨的心性,才能成就我们的志业。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1。尊者阿难1。 阿難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家後二十餘年間為佛陀的常隨弟子,對於佛陀所說的教法多能憶持記誦,永不忘失,故譽為「多聞第一」。尊像中阿難尊者雙手合十,以示對佛法恭敬受持之心。佛滅度後,尊者於首次經典結集中誦出經藏,對於經法之傳持,功績極大,為西天付法藏第二祖。
尊者阿难.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2。尊者阿难2。
尊者阿难.1jpg.gif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3。   阿難尊者為佛陀的堂弟,是佛弟子中相貌最莊嚴、記憶力最好的。出家後常跟隨佛陀、侍奉佛陀,對於佛陀所說過的佛法義理都能夠背誦出來,被譽為「多聞第一」。   佛陀去世後,弟子們舉行經典結集,希望將佛陀生前所說的佛法紀錄下來。佛陀的教法,就是從阿難尊者的口中朗朗誦出,結集成經典,所以佛法才能透過文字流傳到現在,利益無量的眾生,他的功勞很大哦!
尊者阿难.2jpg.gif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尊者阿难
尊者阿难.3jpg.gif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8 编辑

  5。尊者阿难   唐代 銅 佛高 21cm 弟子高 13.5cm   佛陀相好莊嚴,安祥靜立於蓮台上,雙手作施無畏、與願印;   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頭微側面向佛陀,神態恭謹隨侍兩旁。
尊者阿难.4jpg.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9 12:43 , Processed in 0.192460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