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35|回复: 1

[原创] 点评《经藏共学班》读后感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57 编辑

共学班贤友若水:阅完《小部.天宫事经.饿鬼事经》之后,感触颇深。以下是学经感想,烦请贤友给予点评。“前世我吝物,虽有多财宝,不以行布施,虽有布施物,不作庇护所。故我受业果,至今后悔迟。” 读后感:以前我总是说,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好像都要占为己有才放心。不肯拿出一点点来。别人欠一个馒头也要忌恨三天,小心眼得厉害。但自从开始了施舍的行为之后,发现以前的烦恼少了很多,自身的力量也蓦然大了很多。很多事情也顺了很多。 淡然点评:这即是贤友通过听闻正法、习修佛法,所带来的当下及真实的利益。 “但得有机会,无贪为布施,前世为饿鬼,今作地居神。”读后感:所以鬼并不可怕,因为鬼神可互换。我们只需跟随佛陀所教,当下多做布施,即可造大量善业。 淡然点评:什么是布施?促使施与他人适当之物的思心所,是为布施。‘布施思’被称为布施,是因为此思导致布施的行动发生。若没有布施思,是不可能有布施的;只有在布施思生起时,才可能有布施的行动。 在布施之前生起准备布施之思,被称为‘前思。’只要在‘我将布施此物’这意愿(思)生起的时刻,而身边又果真有此物,那么,这种思也可算是布施。若在生起布施之思时并没有施物,那么这只算是前思,并不是布施。这只可算是普通善业之善思。 布施的特相是舍弃。它的执行作用是消灭对布施之物的执着;成就作用是获得无瑕的财富。它的现起是:不执着,即是在施者的心中感到从执着中解放出来;或者是知道布施有助于投生善道和获得财富,即是在想到布施的成果时,施者知道布施将会使他投生至人间或天界和获得许多财富。近因是拥有可布施之物。若没有东西可布施,则不可能有布施的善行发生。 “依指布施,布施不分财力。”读后感:有心任何时都可布施,由布施见慈悲心量。所以,不愿舍得的人,不要有借口。心好,处处布施,处处天堂。 淡然点评:布施可分为物施(财施)和法施。布施食物、衣服等物质的东西是为物施。当我们向比丘供养四资具时,物施也被称为资具施。以讲座、开示、印书等方式来弘扬佛法,是属于法施。佛陀曾经说过,法施是至上的布施。 《木轴鬼事》:“彼因为布施,得生天上界,此为布施果,汝等尚布施。以行布施者,能行过两界,布施行两界,汝等应悬念,布施勿懈怠。” 读后感:有天黑夜回家,路边一个讨饭的,当给讨饭的钱的时候,心里一个声音告诉我:那讨饭的就是我。马上眼泪就下来了,感谢遇到那个讨饭的,让我看到自己。为了精进地布施,我固定自己几个布施项目,然后平时遇到了就一定要布施,别人说我傻,我就笑呵呵。金钱布施是敲门砖,然后造作其他的身布施。 淡然点评:布施是善业,别人不理解,只能说明他们不懂得分辨善恶。佛陀说过,不懂分辨善恶之人,是为愚人。布施的善业,能为我们带来投生善道的福报。在今世也能令到我们时常快乐,因为此善心时常与喜悦俱相伴。布施有令人柔软的素质,当某人在布施时,这个布施行动即成为亲依止缘,以令心更柔软,更易于持戒、修定及修习观禅来培育观智。 每个佛教徒去寺院受戒,或听经闻法,或禅修时,若没有做布施的话,难免会感到有些不自在与不好意思。因此,去寺院时一定要布施已成为圣弟子们的一个习俗。例如佛陀时代,每当大信女毘舍佉去拜访佛陀时,若是在早上,她会带饭、糖、水果等去供养;若是在下午,她就会带些饮品和药物。 在这一生里没有成为阿罗汉的人,必须继续在六道轮回里生死。在轮回时,若我们在今世没有行布施,我们将难以投生到好的地方。即使得以投生到人、天二善道,我们也将缺少财物而难以行善。而只有在过去世的布施善报支持之下,我们才能成功地修习戒、定、慧三学。因此,勤修布施善业,对于还必须在娑婆世界里轮回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漫长的旅途上,只有具备了充足的旅费,即善布施资粮,我们才能到达美好的终点。在此,由于过去的布施之善报而拥有了财物,我们才能如愿地投入于修善。 “我居王舍城,名苏尼陀优婆夷,有信仰、具足戒、常喜布施。对心正直之人,常喜施与衣服、饮食、床座、灯具等。无物可施我,然而,施与何物皆是殊胜物。于是,我施与此针最殊胜。”读后感:什么都可以施,太棒了,我平时给别人上课,就讲如何向善,驱除贪念,因为希望大家都好,一人好,百人好,呵呵,也是布施,看来以后要更心诚一些。 淡然点评:是的,只要是如法所得的正当物品,我们都可以拿来做布施善业。由于布施之物也是布施的重要因素,所以经典根据不同种类的布施之物,也分别了布施的种类。 《律藏》里提到有四种布施,即是布施食物、袈裟、住所和药物,这即是佛教比丘的四资具,即四种生活必需品。虽然律藏并不注重列举布施的种类,但由于佛陀准许僧团拥有四资具,因此向僧团所做的供养,很自然地被归列于这四个项目。因此律藏列举的这四种布施,基本上是根据布施之物的种类分别出来的。 根据《论藏》的排列方式,世上的一切事物皆被归纳于六尘的项目之下。因此根据布施之物是属于色、声、香、味、触、法,而分为六种布施。虽然论藏里没有直接提及六种布施,若以六尘之物来布施,即有六种布施。由此,根据论藏的排列法,布施一共有六种。 根据《经藏》列举法,布施一共有十种,即是布施食物、饮品、衣服、交通工具(包括雨伞、拖鞋、或鞋)、花、香粉、药膏、床、住所和灯火。虽然佛陀说有十种物品可供布施,但我们不应以为只有这十种物品可供布施,而其它物品则不能用以布施。我们必须了解,佛陀只是提及十种时常用来布施的物品,或者是指任何物品皆可归纳入这十种布施的其中之一。因此,这十种物品已经包括了圣者或比丘的一切日常用品。 共学班贤友佛公子:拜读完《小部.本生经.远因缘谭》,感触极深。释迦菩萨累劫勤修十波罗蜜的事迹,为我们开显了真实的成佛之道。以下为个人浅见,烦请贤友点评:佛教不赞同宿命论。有些人未来因为某种原因确定了一部分,比如证得初果注定七世就可以解脱。之所以会有燃灯佛授记这件事,是因为释迦菩萨在那一世已拥有极深厚的善业资粮。 善慧(释迦菩萨)的族姓,无他人可非难之处,“彼具秀丽可爱、无上优美之容貌。彼不为他事,唯习婆罗门之学艺。”其家中如此富有,却可以全部舍弃,用来布施。然后出家于雪山道院中,脱去九种不便之俗家衣,穿着具十二种德之树皮衣,出家为仙人之道。贤者善慧如是出家之后,舍弃八种不便之树叶家屋,居住于十种便利之树下。避摄取诸谷类,唯食树叶或果实,唯禅坐或起立经行,不卧于睡。贤者善慧如此精进努力,于七日之内,证获八种禅定与五种神通。 有些地方值得注意,九种不便之俗家衣,舍弃八种不便之树叶家屋,这些都是禅修者应该注意远离的,容易导致欲望和放逸的事物,我们应该只专心于禅修。贤者善慧自悟‘波罗蜜择智’,总结出的十种成佛之波罗蜜: 第一布施波罗蜜,布施有三种:财,法,无畏。布施财的时候,有利于去掉自私和贪爱。另外二种布施的利益更大,因为法施和无畏施,对众生们更有用。布施的时候可以去掉较粗的烦恼,在行为上行善。而且布施时内心有良善的意图,同时培育了慈悲心。也是最容易做的,所以被放在第一位。 二、持戒波罗蜜,《法句经》里说:“不自制即为恶。”我理解的持戒就是自制,制服让我们产生不良行为的烦恼。根据佛陀的教法,在家人应该至少持五戒,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在布施里修道的慈悲和其它东西,很有利于修习持戒。 淡然点评:赞叹贤友的持戒决心! 三、出离波罗蜜。生命是有缺陷的,生命是恶臭的!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智慧,没有正见,习气重贪恋这个世间。满足享乐的欲望。不只是这个人世间,连天界的乐趣也都是苦,那不过是更高层次的瘙痒而已。 淡然点评:萨度!随喜善说。 四、智慧波罗蜜。智慧是以正见为基础的,透视诸法之共相与特相的心所。诸有为法的共相,即是无常、苦、无我。智慧的特相,则是透视诸法之实相,或是毫无错误地观照目标的共相与特相。佛具有方便善巧的智慧,更好的实行以上三个波罗蜜。对于富贵与不富贵的家一律平等地接受供养。有智慧的人,更加可以理解出离波罗蜜,更加能善巧地持戒与布施。以上三个波罗蜜的修习,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升智慧。 淡然点评:同意,正解! 五、精进波罗蜜。我理解起来,就是努力地意思,放在第五位,是要我们在智慧的基础上努力精进。方向正确才会达到目标。八精进事是我应该去做到的。 淡然点评:的确如此,八精进事是每位真佛子都应奉行的。 六、忍辱波罗蜜。以悲心与智慧为基础,克服由于习气与不正见带来的喜欢与厌恶的事物的影响力。在忍耐的时候,所生起以无瞋为主的心与心所。忍辱的特相,是耐心地忍受。近因是如实知见诸法,即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智慧的特性。个人觉得在智慧、出离、持戒、布施,这前几个波罗蜜的影响下,可以更有力的行忍辱波罗蜜。 淡然点评:同感。 七、真实波罗蜜。我的理解是:我们希望别人不会骗我们,那么我们也不应当去欺骗别人。对人应当慈悲,让人们产生看清真相的智慧,智慧就是真相。从这个角度来说,善意的谎言也是邪恶的。应当布施给别人的只有真实的智慧,只有真实。所以,这个是实行以上六个波罗蜜不可缺少的,也是在实行了上面六个波罗蜜后的升华。 淡然点评:真实语有三种,即:一、取信真实语;二、许愿真实语;三、离妄真实语。在这三种真实语之中,离妄真实语是有德者时时刻刻都持守的。发誓言的古代大德们都是一直持守离妄真实语,他们的真实是非常圣洁至能令他们实现愿望。当真实语在古代非常普遍时,说骗话是会即刻带来恶报的,而真实语也会很快地带来善报。 我们可从《小部.本生经》塔王的故事里,看到妄语即刻带来恶报的例子。在那个故事里,塔王故意说骗话。他把两位国师候选人的长幼辈份掉转来说,结果他被大地吞掉了。然而,现代社会的格言是‘无谎则言不美。’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有讲骗话,因此现代是谎言为主的世界,令到现代的真实语不能显著地带来其善报。同样地,妄语的恶报也是不显著的。说真实语的要点是在于真实,而不是善或恶。若说及善事,但并不是真实的,那也算不得是真实语,是没有力量的,也不能实现其愿。只有真正的真实语才有力量,才能实现所愿。 以下是涉及真实语誓言的《本生经》:《芦饮本生经》述及生为猴王的菩萨,如何宣誓真实语而令到许多芦苇变得中空。《姗波拉本生经》述及姗波拉公主所说的真实语,完全地治好了吉祥军王子的痲疯病。《德米亚本生经》述及月天女皇后,如何在持戒后宣誓真实语而怀了德米亚王子。《生本生经》述及波拉生王子,以真实语逃脱铁链与囚牢。《运薪本生经》述及一个砍材为生的母亲,如何在宣誓真实语后把儿子丢向空中,以令国王相信那是他的儿子。由于那真实语的力量,那孩子得以盘腿坐在空中而没有掉下来。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应知道真实语的力量有多强大。 八、决意波罗蜜。佛陀决意成佛,决意追寻一切知智,决意实行以上七个波罗蜜。 九、慈波罗蜜。佛陀决意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成佛,慈悲一切众生。我倒觉得这是一种自然,当佛陀拥有了摆脱一切苦厄的能力,看清一切的智慧再看到我们,他拥有的只能是慈悲。这也是修习了以上八种波罗蜜的结果吧。 十、舍波罗蜜。佛说,放下!放下!放下身心世界放下执着。修习了慈悲,真实等波罗蜜后。佛陀也指出了真相吧。 淡然点评:贤友学经细致,思维周密,见解如理,可喜可赞!
发表于 2011-1-5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57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9 21:31 , Processed in 0.18421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