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67|回复: 3

[相敬如宾] 剩菜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云法师

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夫工作,儿女读书。丈夫一回到家,都跟太太说:「你真幸福,一天到晚在家没有事做,我在外面为公家忙,每日事多心烦。」太太忍受丈夫经常这样的说法,以女人的美德,沉默应对;儿女在各个学校读书,回到家里便一直叫著、嚷著,要吃饭、要休息,说自己在学校里读书,如何的辛苦、如何的忙碌,甚至怪妈妈说:你在家里都没有事做,那晓得我在学校的辛苦。

一日遇到假期,女主人跟先生和儿女说,要回娘家探望家人,请假一天,家务就请家人代劳。先生因为是一个科学管理专家,即刻下令自己负责这一天下厨料理三餐;十七岁的大女儿要负责拣菜、洗菜,准备碗筷开饭等;二儿子负责庭园树木浇水,扫院子里的落叶;十三岁的小妹,因为年龄小,就负责擦桌扫地,整理环境。

一天下来,男主人和三位儿女腰酸背痛,每个人都大喊吃不消,家务太多了。这时大家忽然想起来,我们四个人的工作,妈妈在家都是一个人做!这才感觉到当初怪妈妈太闲了,都没有事做,是错了。妈妈很忙,妈妈很伟大,一家人这时才体会到,做一个家庭主妇,是非常的不容易啊!

时间飞快,女主人就即将要过六十岁生日了,儿女们要为平日持家辛苦的慈母,举行一个祝寿活动。全家集合商量,要选一个什么样的礼物给母亲呢?大家想想,几十年来每个人都添置衣服物品,只有妈妈总是说不要不要;要想办一桌好的筳席来邀请母亲,但是也有人说妈妈不喜欢吃那许多菜。大家研究再三,小弟说:「妈妈最喜欢吃剩菜了!在妈妈生日的这一天,我们就把留下来的剩菜给妈妈享用好了。」

六十岁的寿诞到了,先生和儿女们笑著对妈妈说:「你每次都说最喜欢吃剩菜,因此我们也只有用剩菜来给你欢喜,来为你祝寿。」妈妈含着眼泪对著他们说:「数十年来,我就是喜欢吃剩菜。」

一段剩菜的故事,内心包含了多少的曲折,多少的内情;慈祥的母亲,伟大的女性,所谓家庭主妇,就是这样过了一生。

人间最伟大的爱,要体谅别人,要了解别人的辛苦;在社会上是不容易看到这种美德,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儿女们,对家人总应该多些体谅吧!

《人间福报》2001年7月3日
发表于 2011-1-3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的操劳只有曾经帮着干过的人才晓得呀
发表于 2011-1-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生生世世的母亲养育俺身命的默默操劳和慈悲隐忍!
忏悔自己的一切不知恩报恩的业力!
誓报四重恩。
发表于 2011-1-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净慧长老开示:佛法与报恩】

报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报众生恩;第二,报国家恩;第三,报父母恩;第四,报三宝恩。

(一)报众生恩

报众生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就我们当下的生命来说,没有所有众生的恩惠,也就没有我们自己的生命,所以是自他不二,有恩应报。这仅就人与人之间互为生存的条件而言。如果我们把生命的当下推向遥远的过去,我们同一切众生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互为存在的条件关系,从无始以来,与我们有关的人真是无法统计。面对芸芸众生,既有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也有我们过去生中的朋友、兄弟等等,所以我们对所有的人,都应看作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恩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所需,从食品、衣服、房屋,到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都是别人提供的。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为社会尽一份责任,我们却不可能创造一切。常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反省一下这句话:人人都在为我,我是否也在全心全意地为人人呢?能够很好地体会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就会自觉地报众生恩。

报众生恩还应该从人类扩大到一切动物。动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存是一体的。动物种类的大量减少实际上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正如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朋,每个动物也同样可能与我们互为亲友。因此,我们要有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思想,进而做到戒杀放生。汉传佛教的素食传统也正是由此而形成的,仅就报恩而言,这一传统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二)报国家恩

报国家恩,也叫报国土恩。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山河大地,纯朴勤劳的人民,都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心。没有国哪有家?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常怀感恩之情,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把国家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报答国家的恩德,才是一个爱国爱教的佛教徒。

(三)报父母恩

报父母恩,父母恩德如泰山。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是非常遗憾痛心的是,现在儿女虐待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学佛的人,不但要报答现生父母的恩情,还要报答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情,这也体现了我们爱一切众生,爱全人类的精神。

(四)报三宝恩

报三宝恩,三宝即佛、法、僧。佛是导师,法是真理,僧是宣传真理的老师。“有佛出世人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三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三宝就像一条船,把我们从苦海中度到清凉的彼岸。三宝是阳光,是雨露,是大树下的清凉地,每个佛教徒要时刻不忘报三宝恩。


——摘录自:净慧老和尚开示【佛法与报恩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008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9 03:36 , Processed in 0.15678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