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解读(前十讲)
中上根修行之路
见到实相,摸到自己鼻子之后,接下来应该怎样?
非常简单,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善法,非善法,是名善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就以慈悲轻安,随顺进入“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大光明寂灭海。
这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对中上根者来说的,也是如来所说的:微尘(文字般若),非微尘(观照般若),是名微尘(实相般若)。在《金刚经》里,佛陀反复讲着这三大般若。
下根,非下根,是名下根
对下根者来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经题就如同耳朵、眼睛似的,代表着《金刚经》这本经书,可以分别,找来诵读、学习。
当然,并不是说下根的人不好,众生没有分别。只是因缘不同,各人看见这个经题的时候,内心所产生的变化是各不相同的。
大家所熟悉的,佛的弟子周利盘特迦念“扫帚”的典故,那么笨的周利盘特迦,可谓是下下根中的下下根。结果他也证得了阿罗汉。
因此,本来没有根器的分别,只是在这个无穷小的当下(如2005年的今天的这一分这一秒),由宿世间的因缘和业力生成了所谓根器的上下。
实质上,这一切都是你修行的陪练品,只要突破这些因缘和业力,就能突破所谓上下根的名相。
哈哈,最后这句话,说出了我的疑惑,实在是精彩之极!这回,我就可以拿着这宝贝去向朋友说了,再也不要执着于上、下根,只要把握当下,精进修行,遇到任何境界,都当这一切是自己修行的陪练品,突破这些因缘和业力也就能突破所谓上下根的名相了!
感恩回师,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