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85|回复: 5

[佛化生活] 佛灯伴随德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52 编辑

卫 震   宋朝名相吕蒙正的家,就住在今天的偃师县佃庄乡相公庄。吕蒙正从小随母四处飘泊,家里很穷,穷得地苗无一垄,房椽无一根。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住在村子外边的一个被人遗弃的破窑洞里以讨饭为生,这个破窑没门没窗又破又浅,遇到雨雪风霜寒冷难耐。母亲虽穷但很有骨气,并且也很虔诚信佛。每天讨饭的空闲就帮助村子里人家干这干那,无偿的给村人洗衣纺棉做针线,吕蒙正从小就很懂事,每天剜野菜,抬柴禾,讨饭为母分忧,每当路过村学门前,总爱听学子们读书背书,听的多了,就也会背了。母亲看到儿子背书,就从村子里讨一些旧书来教儿子。吕蒙正有了书读高兴极了。每天剜菜拾柴讨饭的路上都在读书背书,村里人见到这母子俩既仁慈厚道又与人友善,就想方设法的帮助和接济他们。村学的先生见吕蒙正好学,就破例免费给予特别照顾让他来上学,村子里附近有一个木兰寺,众僧们也一致同意让吕蒙正一天三餐来寺院里吃斋饭,并且晚上来寺院里趁佛前常明佛灯的余光来就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吕蒙正的学业大有进步,并学有成色。   吕蒙正的母亲在寒窑里白天帮人做活行善,晚上无论多晚都要等儿子就读归来,每天晚上都要站在破窑洞前翘首仰望木兰寺院。不知从啥时开始,母亲发现每天晚上有两盏灯笼在送吕蒙正。母亲刚开始认为是僧人护送,到后来才发现走到破窑洞前不见人影也没了灯笼,吕蒙正只觉得月光蒙胧夜色不黑,浑然根本不知道这些。母亲却心明如镜,儿子不仅是学业有成,而且是德望有归。然而有一天夜晚,到了吕蒙正回来的时间,并没有见他回还,母亲焦急的期盼,张望着木兰寺院,此时谯楼上已经打罢四更,天将明亮,只见木兰寺里出来一个人影一盏灯笼护送儿子到破窑前,此时母亲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进得破窑母亲就叫吕蒙正跪下,并声厉严色的责问,今天你做错了什么?为啥回来的这么晚?吕蒙正如实的禀告道,夜深人静正欲起身回来时,突然邻村的一个谢姓无赖拦住去路,他怀疑自己的妻子与他的姐夫私通有奸情,非要我给他写一封休书不可,我当时不答应,说啥也不给写,他软磨硬泡,死赖活缠,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写了才得以脱身,所以才回来晚了,叫母亲大人挂念,实在是儿忤逆不孝,万望母亲饶恕原谅。母亲一听顿时明白了一切,并告诉吕蒙正,你有失德行。为人要时时处处做好事做善事,宁盖三座寺庙,不拆一樁婚姻,你年纪轻轻不懂得是非曲直,更不晓得家务琐事家常理短,清红皂白辨不清;若是坏了良心冤枉了好人出了人命,岂不是铸成了大错特错。一席话讲得吕蒙正矛塞顿开,临天明前吕蒙正跑到邻村找到谢无赖,说是休书上有错处须定正,当拿到休书后,随即撕得粉碎,并又向谢无赖道了歉,谢绝了这回事。当吕蒙正返回破窑时,母亲远远得看见儿子的身前身后又亮起了两盏红灯。结果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即公元977年吕蒙正考中进士,七年后由贫寒学子成为宋代显赫有名的英明宰相。   ——摘自《觉海清泉》2008年第4期 转载
发表于 2010-11-28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52 编辑

发表于 2010-11-2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52 编辑

发表于 2010-11-28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52 编辑

发表于 2010-11-2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52 编辑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3-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9 05:47 , Processed in 0.21209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