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刚 经 >从现代视角的解读
长生不老是一个神话,很多人无论如何都难以相信这种神话可以成为事实。
然而金刚经却认为人类可以实现永恒生命,亦不必再以现存方式经历生生死死。
金刚经不但认为人类可以实现永恒生命,而且还为实现这一目标提示了路径和方法。
金刚经认为人类在实现永恒生命之后现有的人生苦难即不复存在,光明、幸福将永远伴随人类无尽无止。
在金刚经这一倡导下,两千多年来,人类对生命真理的探索始终坚持不渝。但是人们更多的感受是探索真理的艰辛。尤其对现代人而言,如何诠释金刚经真理,以及如何对实现永恒人生的理论加以系统化理解等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虽然有许多大师讲经论道试图说明,但是人们始终难以解其宗义。
是何原因导致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或许是因为我们缺乏以现代思维方式去理解佛学思想,以及缺乏使用现代语言去表述佛学理论。自释迦牟尼佛传法后,各种经文、佛典历经两千多年来无数大师的精心解析,展现给世人的本应是通俗易懂的大众化文体,但遗憾的是大师们却始终没能摆脱传统文法的使用习惯。
有许多修学佛法者在修学初期都曾感受过佛家语言的艰涩,因而面对“真言”望文兴叹,甚至即便亲耳聆听大师讲解,也同样觉得稀里糊涂。譬如,佛家所说的“空”,朔其原意,“空”的涵义本应是指事物存在的某种形态,而不是“没有”,但是“空”一词被解译后的结果却给人以另一番意味。譬如心经中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其本意是要人们正确认识宇宙世界“有形”万物的生成以及还原过程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一切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这一事物本质(见愣伽经“谓一切性自共相空”),不要被眼、耳、鼻、舌、身这些感觉器官给人带来的色、受、想、行、识等错觉所迷惑。但是有大师却解释为:“五蕴皆空就是身也空,心也空,精神世界、物理世界一切都空(自南师《般若正观略讲》)”。不能说这个解释不对,但是当初学佛法者面对这种“一切都空”的解析后,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空”的涵义究竟应当如何加以理解。
所以当今时代,要想解除人们在修学佛家思想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茫然,就应当使用现代思想方法解析佛学观点,使用现代语言表述佛学思想。这样也许能够帮助人们破除因时代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障碍。因此,笔者试图使用现代语言探讨一下佛家思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我们共同消除修学过程中的惑障。 一、关于“佛”的定义
关于“佛”的定义,有些生命科学工作者认为: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认为:佛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宇宙物种存在的一种方式。佛是一个群体,其存在的基本方式为类似场的形态。其特点是:具有(超乎人类想象的)高质量、高能量、高速度、高智能、广范围、永久性生命、高强控制力,并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实现瞬间的形态变化等。
狭义方面认为:人心(觉者)既是佛——人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成为佛。
在当今佛学界一般比较认同佛的狭义解释,认为:人心(觉者)既是佛。对于这种解释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解释缺乏物理性依据,同时认为人类的出现不过几十万年,而佛先于人类存在的时间已经十分久远,在有人心之前已经有佛,定义中人心存在与佛存在的时间关系是倒置的,因此认为佛的狭义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在这一前提下,有人提出广义佛的定义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也有人认为佛不是我们这个星球的独有产物,而是整个宇宙世界的产物,外星球也有生命类物种,那里存在着先于我们地球人类的“觉者”,所以那里先有佛。
虽然对佛的广义认识可能尚属幼稚,但是它具有逻辑意义上的合理性,人们不妨沿着这一逻辑思路加以探讨,也许会从中有所收获。
二、关于佛的量场问题。
虽然目前还没有可靠依据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佛以类似“场”的形式存在,但是仍然有人认为佛的量场存在具有可能性,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金刚经中多处提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这一概念,同时说“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该观点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微尘”是指世界物质的基本形态,并认为世界万物的构成与微尘密切相关,楞伽经中对“微尘”问题也有更为详细的分析。应当说现代科学已经初步证明了释迦牟尼所提出的“微尘”这一观点。譬如目前人类已经认识到有形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分子,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原子、电子、质子乃至夸克甚至希哥斯粒子等更加微小的物质。该观点认为这些微物质就是佛陀所说的微尘,并且根据目前人类所认识到的“场”由粒子构成的原理推想,以及根据佛家思想对佛“身形巨大无处不在,而且无质、无形”等特点加以判断,因此认为佛的存在形式与场的存在形式相似。
其二,佛学理论认为宇宙世界中各事物之间及其内部存在着因缘关系,世界万物的构成是因缘作用导致的。而现代科学也证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之间存在着主动互换和还原关系,这两种认识共同认为事物之间及其内部的关联活动存在着一种驱动力,这对物质(量场)运动需要有原动力这一前提条件从理论上给予了较强支持。
其三、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宇宙世界有电场、磁场及离子量场的存在,也有科学工作者提出存在生物场的观点。虽然这些现代科学的观点还不足以证明佛“场”的存在,但是至少可以证明佛“场”存在的可能性。
应当说明的是,即便是佛的“场”存在,也不应当将佛的量场等同于磁场、离子场等这些普通量场,因为这些普通量场的质量及其运行方式与佛量场的质量及其运行方式完全不同。
三、生命与“量场”的关系
(1)关于人的“量场”
千百年来,人类总结出了“灵魂”这一说法,这说明人们已经感觉到在冥冥之中有一种与生命有关东西存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并非是人们的错觉,这种与生命有关的东西就是人的量场。有句古话说“万物皆有灵”。所谓“万物皆有灵”实际上是说“万物皆有量场”,人们所感觉到的“万物有灵”是事物在量场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外部反映。
如前所述,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电场、磁场及离子量场的存在,也有科学工作者提出生物场的观点。既然非生命物质可以有量场,生命物质怎么会没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譬如现代医学所发现的“心电”“脑电”等生物电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人体内存在生物电场,并且可以向体外释放。
科学工作者在进行人的濒死现象调查中发现,几乎100%的被调查人都曾有过灵魂脱离自身肉体并在空间游动的感觉过程。这种灵魂脱离自身肉体的感觉实际上就是量场与肉体分离的过程,同时这种现象也告诉人们,人的肉体可以死亡,而人的量场是长期存在的。
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的量场在规模和质量方面是有差异的,即有规模大、小之分,以及有质量优、次之别。人的量场规模和质量存在差异是有原因的,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及思想境界,佛家称其为因缘。(其具体原因后面另作讨论)人的量场在规模和质量方面也在随时发生变化,即规模随时在增、减,质量随时在发生优化或次化的转变。人的量场在规模和质量方面所发生的增、减或优、次变化也是取决于人的行为及思想境界的变化。(其具体原因后面另作讨论)
(2)生命的类别和质量以及存在周
佛家思想认为,在宇宙世界中有无数个生命种类存在,虽然人类这一生命形式远比畜类、鸟类、昆虫类等生命形式高级,但是在整个宇宙世界中,人类的生命类型尚属于比较短暂、低级、幼稚的一个生命物种。在佛经以及传统神学理论中都曾有所提及的“佛、天人、”这些生命种类的生命质量远比人类高级得多。譬如:据较为公认的一种传统说法(长阿含经)认为,有的“天人”的一个生命周期可以达到(8万大劫)约2千万亿年,是地球寿命100亿年时间的20万倍。再如:假设地球人生命为100岁,那么地球人的生命时间只相当于天人生命时间的(约)70亿年分之1秒。也就是说如果天人的生命是70亿岁,地球人的生命只有一秒钟。再从智商方面看,如果一个智力健全的人能活五千年,那么试想这个人的智商水平该有多高?如此推想,寿命长达万亿年的天人,其智商水平又该有多高?由此可见,仅从时间方面就不难看出生不同命种类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的质量差异。
人类的生命周期之所以短暂,主要是由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所决定的。人类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碳水化合物,即蛋白质。在宇宙世界中,凡是经过有机化合而生成的物质其生命周期均比较短,反之则长。譬如人的生命是经过有机物质化合生成的,所以生命周期比较短,而佛的生命构成物质是是未经化合的,因此其生命周期就无限长。
(3)关于生命的二重性关系
有一种“生命分体论”的观点认为,在宇宙世界中各类有型生命均为复性结构,唯有佛界的生命是单性结构。
这种观点认为:
1、所谓复性结构是指:一个生命的本体必须借助于其它载体才能生存,而这个生命的本体不能长期独立生存。这里所说的生命本体就是前面提到的各类生命的量场。以人类为例:人要形成有型生命就必须借助于蛋白质这一载体来实施生命运行,并保持其本体质量的相对稳定。如果人的本体长期独立存在,其质量就不会得到优化,甚至还会逐步失散。
2、通常情况下,人类的本体不会因为长期找不到载体而独立存在,因为在宇宙世界中,对各类生命的本体而言,其寻找与自身量场质量相对称的载体的机会比较多。人类同样如此。当然,也有一些暂时找不到载体的生命本体,如人们所说的“游魂”。传说中“游魂”都很着急,因为它们担心本体失散。
3、由于生命载体的构成周期是有限的,所以复性结构的生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生命的本体必须反复地寻找和更换生命的载体。这种反复地寻找生命载体的过程在形式上表现为载体的生生死死。这种生死的反复过程也是佛家理论中所说的“六道轮回”现象。
有一种观点在解读“六道轮回”的说法时认为,各类生命分为有形生命和无形生命,认为“人道”和“畜生道”属于有形,“天道”、“阿修罗道”、“恶鬼道”、“地狱道”属于无形。实际上后面四道的生命也是有形的,只是这四道生命存在的形态人类无法直观而已。
(4)生命本体与生命载体之间的质量关系
生命分体论的观点认为还可以将人类生命的运行方式分为大生命运行和小生命运行来理解。所谓大生命是指生命的本体,小生命是指生命载体。观点认为人的生命是由无数个生生死死的小生命组成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大生命;大生命的质量决定小生命的质量;小生命的行为会反作用于大生命的质量;大生命的潜能受小生命的制约。
这种观点认为:
1、所谓无数个生生死死的小生命组成了一个大生命是说,小生命因为受到生命载体不能长久性存在的限制,所以形成了多个阶段性的生命过程,而每个阶段的生命载体又有所不同。每个阶段的生命载体的不同包括时间长短不同和质量形式不同。以人为例:人死后要转生,转生后再死、再转生,这种循环往复即形成了一个个阶段性生命。在此期间,大生命始终存在,并且本能地驱使着小生命循环往复。在小生命的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的人长命百岁,有的人生下就夭折;有人生为天人,寿命亿万年,有的人生为畜类寿命不过十几年,这些不同生命种类的生命周期差异很大。在小生命的质量方面的差异:“六道轮回”中的各类生命之间的质量存在很大差异。譬如在大生命方面,各类生命之间的量场规模相差很大,几乎无法比较;在小生命方面,各类生命体的结构、智商、速度等均有明显差异。
2、所谓大生命的质量决定小生命的质量是说:大生命的质量优劣主要表现为量场的规模,一个生命的量场规模越大就表明其质量越高,受其影响,小生命的质量就越好。譬如:天人的量场就比人类的量场大,因此,天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就比人类优越。
3、所谓小生命的行为会反作用于大生命的质量,大生命的潜能受小生命的制约是说:小生命与大生命紧密关联,小生命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导致大生命的质量发生变化。这个问题是佛家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如“六道轮回”所说的“果报论”以及“悟空成佛”论均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种关系。
(5)各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命分体论的观点认为,各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命载体(小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生命本体(大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
1、生命载体(小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多样性关系和形式变化性关系。
以人类为例:如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关系、统一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依赖关系、互助关系;接触性关系和非接触性关系等。人们在这些关系的作用下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又反作用于人的相互关系,使其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恋爱——结婚——离婚。
2、生命本体(大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量场交流关系。
当两个或多个(大生命)量场发生关系时,各个量场会因相互发生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导致其量场的存量发生数量或质量变化。
3、生命本体(大生命)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原因十分复杂和深奥,佛学理论解释为“缘”或“缘起”,这里不做探讨。
4、生命载体(小生命)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发生关系是由生命本体(大生命)“缘起”决定的,而生命载体(小生命)之间相互发生关系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则是由生命载体(小生命)自行主宰的。
5、生命载体(小生命)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或导致生命本体(大生命)之间量场关系的变化。
四、关于人的量场变化的动力及其关系
生命分体论的观点认为,人类的量场变化是一个经常性、动态性过程,其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这种观点认为:
1、量场变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量变化;二是质量变化;三是运行方式变化。
数量变化是指量场规模增大或缩小;质量变化是指量场中正、负量子各占比重的变化;运行方式变化是指量场中量子活动秩序的变化。
2、量场的数量、质量及运行方式的变化均与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直接关系。作个比喻,如果量场是个产品,那么人心(思想)及其行为就是一个“量”的生产工厂。这个工厂既可以制造“正量”,也可以制造“负量”。人的善念、善行是制造正量的原料,而正量可以使量场的规模增大,质量优化,量子运行更加有序。人的恶念、恶行是制造负量的原料,负量可以使量场的规模衰减,质量退化,运行混乱。
3、量场变化的数量、质量及运行方式的变化与人生的命运发生关联。当“正量”积累到一定规模时,量场作用会导致人的所谓命运(于当世或者来世)随之发生变化。意思是说人的量场受“正量”增强的影响,人的命运体现就可以由病人、穷人(转变或转生)成为健康人、富人、天人。反之,人的命运即会走向反面。这种认识与佛家因果论的机理比较相似。
4、影响量场质量优劣、增减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人的心里活动,这种影响既有自身心理影响,称之为“自心”因素;也受他人心理影响,称之为“他心”因素。
“自心”因素是说一个人自身的心理活动可以产生某种“能量”,这种能量既可以“正量”,也可以是“负量”;既可以是大规模的,也可以是小规模的。而由心理活动产生的这种“能量”或正或负,以及“能量”规模的或大或小是取决于本人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否健康、光明或阴暗、歹毒的性质以及强烈程度。健康心理产生“正量”,阴暗心理产生“负量”。
“他心”因素是指他人对本人量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这个“量”的形成源于他人对本人行为的心理感受。所造“量”的正、负及其规模大小取决于他人心理对本人行为的感激、拥护或者厌恶、憎恨的程度。
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叫所谓“心动一念,天地有知”,实际上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导致了量场变化,而在宇宙空间,这种量场的存在及其变化的过程能够被比人类更为先进的生命群体所监测得到,在金刚经的经文中对此有所论述。譬如金刚经说: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上述思想与佛家思想基本吻合,只是表述方法和认识角度不同而已。
五、佛与人的量场差异
生命分体论的观点认为,佛的量场与人的量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除了规模和质量的差异外,更重要得是其运行方式上的差异。之所以存在运行方式上的差异,是因为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与佛不同,其中更主要的是思维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思想境界。当人的思维方式达到与佛的思维方式一致时,人的量场运行方式就能达到与佛的量场运行方式一致,即所谓修成正果了。
六、金刚经之要旨
金刚经是一部揭示人类生命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学说,主要揭示人类生命的生死关系。金刚经试图帮助人类找到永生不死(不生不灭)的途径,并认为这种途径是存在的。
金刚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佛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人们可以通过金刚经了解佛的思维方式,学习佛的行为模式,通过学习和实践最终达到佛的思想境界。金刚经要为人类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金刚经认为只要解决了思维方式问题即可达成佛果。
金刚经以万物无形、万物无名为理论模型,以人对客观世界的错觉和误解为切入点,以引导人们走出感知的基本误区为起点,并列举了种种错觉现象,同时加以解释和纠正,从而引导人们通过联系思考来悟出客观真理。金刚经认为,当人们能够真正悟到“有形万物皆为暂时”这一客观真理,并且能够自觉摆脱有形世界对主观世界的误导时,实现永恒生命(不生不灭)的目标即可达到了。
这里所说的 “万物原本皆无形”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所谓“万物皆空”。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佛学思想也可以说,金刚经又是一部关于“万物皆空”问题讨论的备忘录,因此人们也就不至于为如何理解“空”而茫然了。(待续)
第一 法会因由分。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意思是说:(这是一件)我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实事。一度时期佛陀居身于舍卫国中一个称作“祗树给孤独”的庄园中,身边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出家弟子相随。一日,正值用斋时分,释迦牟尼佛整齐衣冠、手持饭钵,前往舍卫城化取饭食。佛陀于城中向逐户人家化缘后回到园中。用餐后佛陀收起衣钵,洗浴完毕,入坐讲坛。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经文背景交代的意义。
经文通过对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背景的交待告诉人们,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而不是虚构。经文中对人物生活细节加以详细描述,这在佛家的经文中实不多见。如:饭食讫(吃饭),收衣钵(收碗筷),洗足已(洗脚),敷座而坐(就座的姿态)。这种表述方法使人们在阅读经文时犹如看到释迦牟尼佛讲经的道场就在眼前,在客观上加强了事实的可信性。尤其是对于后人而言,世隔千年的释迦牟尼修成正果难免让后人当成一个远古的故事来欣赏,而《金刚经》的这种表述方式似乎删除了时代隔阂,使人感到事情的发生并不久远。
2、经文从生活角度揭示了释迦牟尼佛的心理境界。
据佛学史料描述,祗树和给孤独是当时舍卫国中两位最富有的人,“祗树给孤独园”极其富丽堂皇,祗树和给孤独二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永远侍奉佛陀,释迦牟尼佛在他们的住所本可以衣食无忧。但是释迦牟尼佛仍然坚持以乞食为生,其中体现了释迦牟尼佛放下所谓“尊严”的理念。即便后人不了解释迦牟尼佛曾是王子的身世背景,仅这种放下“尊严”,以卑微为本的行为表现也足以使世人受到启发。其中所体现的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价值观取向问题。从远古至今,人类始终以追逐物质满足为生存的首要目标。社会发展到现代,人类所追求的更是一种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其目的仍然是为了获得物质财富的加速积累。而释迦牟尼佛则通过其行为告诉人们,恬淡和清贫更符合人类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更有助于人们消除心理浮躁,从而真正弄清人类生命的价值所在。
3、关于经文叙述方式。
经文以通俗的方式开篇和叙述,其用意在于使众多的普通人容易接受经文的内容以及有利于后世的流传。
4、关于经文对事件场景加以描述的意义。
经文通过对事件场景加以生活化描述,使人感觉到人与佛的交流是一件既神圣又平常的事,因而使阅读经文及修学佛法者感到人与佛之间的距离并非遥远,以增强人们修学佛法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金刚经并不玄奥,释迦牟尼佛也不希望人将金刚经理解得玄乎其玄。甚至经文暗示:修学佛法就如同吃饭(饭食乞)洗碗(收衣钵)洗脚(洗足已)一样通俗。可以说佛家允许人们按照个人理解去领悟佛学思想的要义。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对佛学思想可以不着边际的乱猜,对佛学思想的探究还是应本着客观的态度和求真的用心去领会其本意。
第二善现启请分。
经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意思是说:这时有位叫须菩提的长者从围坐于佛陀周边的众人中起身,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向佛陀行礼,尔后向佛陀提出要请教的问题:(须菩提说)尊敬的老师,我们知道您无时不在垂念众生,也始终为帮助众生修成正果而经常对众生给予教诲。而当人们产生了追求佛法真理的动机和愿望时,众生应当如何去获得(这个真理),如何降伏躁动不安及妄念横生的心绪(思想)?佛陀回答说:你问得好、说得对,我应当为你解答所提问题,下面我告诉你如果有人产生了追求佛法的动机和愿望应该如何去做。”须菩提说:“盼望已久啊,老师,非常渴望听您的教诲。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佛家的仪规问题。
经文对人物形态、动作(须菩提)致细致微的描述,其用意在于表明传授佛法场所中的仪规分寸和行为规范,以及体现了传授佛法场所的庄严性,启发人们对佛给予尊重。经文对须菩提的行为表现加以细化描述,使阅读经文者如临其境,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似乎历历在目。按照佛家思想,本应是佛与众生平等,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此经文中,须菩提却是跪地向佛陀请教佛法,并且直至经文结束都始终未提及须菩提有所起身,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佛家仪规,以供后人遵循。实际上在佛家规法中还是有很多仪规的。譬如:释门归敬仪、释门章服仪等。
2、关于经文的文体问题。
须菩提以向释迦牟尼佛请教问题的方式引发讨论。金刚经从始至终均以请教与问答的形式进行,有传记说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他所提出的问题是自己已有所悟知的,之所以在此处再次提出,目的是以这种方式与佛陀配合来教化他人。
第三大乘正宗分。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意思是说:佛陀告诉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当按照金刚经下面所说的方法去做来降伏其心。所有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鬼类;也包括畜类以及蚊、虫等小生命类,我都要度化他们修成成佛。但是如果说我要灭度众生成佛,而实际上又没有(所谓)众生可度,因为如果(我)菩萨认为有(所谓的)众生可灭度,(我)菩萨就陷入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那种思维方式),这样(我)菩萨也就不是(佛)菩萨了(何谈度众生成佛)。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三个方面:
1、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的含义。
在中国流传的金刚经有较多版本,比较主流的有六个版本,分别为:(1)“北朝菩提流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2)“南朝真谛《金刚般若波罗密经》”、(3)“唐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4)“隋代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密经》”、(5)“唐义净《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6)“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在这六个版本中只有一个版本进行了章节划分,这个划分了章节的版本就是南朝梁昭明太子将鸠摩罗什译的《金刚经》划分为三十二个部分,每部分标明次第。这个版本也是当前流行最为广泛的一个版本。
与其它版本比较,鸠摩罗什的版本在第三分的经文中有一句话,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后人对此段经文产生了很多歧义和困惑,其中多数人都理解为第三分章节的内容就是经文所说“降伏其心”的方法。但是人们又感到经文第三章节的内容对“降伏其心”的方法并没有作充分说明,甚至弄不清这段经文与“降伏其心”的关联是什么。还有人产生了更多的遐想,譬如南怀瑾大师就说,这是释迦牟尼佛所做的一个表演游戏,南怀瑾大师解释大意说,佛陀先说一句“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然后闭上眼睛不说话,南怀瑾大师说,佛陀的这一表演过程就是“降伏其心”的过程和方法。这个解释难免使人感到有“戏说”的味道。
造成对经文理解造成困惑和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译文内容不够完整造成误解。
将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与其它版本的金刚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经文中所译的“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与其它版本有差异,在其它版本的经文中的译文表述分别为:(1)、北朝菩提流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生如是心”;(2)、南朝真谛《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应如是发心”;(3)、唐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为“如是心发生应”;(4)、隋代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密经》为“应当发起如是之心”;(5)、唐义净《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为“当生如是心”。
从上述两种金刚经版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与“当生如是心”两句话语内容的含义有很大区别。其中前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的意思是“有”某种心要去降伏;而其中后者“当生如是心”的意思是“无”某种心而应去生成;前者是说“‘有’而降”,后者是说“‘无’而生”;前者是要“否定过去”,后者是要“建立未来”。而佛家思想认为,如果人要发心修学佛法则“既要否定过去的妄心,也要建立未来的正心”,这样才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修学过程,两者缺一不可。金刚经在通篇经文中也都是从如何“降伏妄心”以及如何“建立正心”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所以说,由于前辈译者对经文理解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后来的读者对经文产生了误解,其原因在于译文内容有缺失、不完整,前者“降而不生”是断灭相,后者“生而不降”是著相,这就难免使后人对经文产生误解了。
(二)、章节划分不够合理造成误解。
在较为主流的六个版本的金刚经中,只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章节划分。这一版本的章节划分是由南朝粱代昭明太子完成的。昭明太子对金刚经进行章节划分时,将“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这句经文划分在第三章节,这就使读者误以为第三章节的内容就是“降伏其心”的全部内容,人们读经文后总觉得内容与题目不够对称。
而实际上佛家思想认为,修学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无论是“降伏妄心”还是“建立正心”都是一个由无数佛理思想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一个第三章节是不足以说明金刚经内涵的。因此可以说,“诸菩萨摩诃萨如何降伏其心”的方法应当是在金刚经的全部经文中,而并不是象有些人所理解的“降伏其心”的方法只在第三分的章节中。试想,如果佛陀在第三分的章节已经说明了“降伏其心”的方法,后面的经文还有何讲述的必要?所以说应当将“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这句经文看作是金刚经全文的归纳提纲,这样对如何“降伏其心”就容易理解了。
2、关于众生种类的问题。
关于众生的种类在佛学界有众多说法,譬如:有三界说、四生说、五道说、六道说、七道说、九类众生、十法界说、十二类众生说、二十五有说等各种说法内容很多,这里不作具体探讨。佛学思想认为,“各类众生”都没有摆脱生死循环的轮回,因此佛才担当起度化众生的使命。因此佛在金刚经中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3、度众生与著相的关系。
经文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意思是:所有众生,我都要度他们成佛佛。但是又没有(所谓的)众生所度,因为如果(我)菩萨认为有(所谓的)众生可灭度,(我)菩萨就陷入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那种思维方式),这样(我)菩萨也就不是(佛)菩萨了(何谈度众生成佛)。
此章节经文中存在这样一个逻辑推演关系,即:佛要度众生,但是又无众生(可度)。换句话说就是:有众生(佛要度),但是又无众生(可度)。
其中所显示的问题是:这个“有众生”如何变为了“无众生”?其中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以及形成关系是什么?。对这一问题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认为:经文的意图是要通过对“有众生”与“无众生”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认定关系来说明两种思维方式,其中“有众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论,人类会认为“众生”这一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有众生’。而“无众生”是佛家思想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论,佛家认为“众生”这一事物的本质不是“众生”所以说‘无众生’。将这段经文连贯起来后可以这样理解:人类所(感觉到并)认为有“一切众生之类”,在这一前提下,我皆令(这些所谓的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但是人类并不知道自己所认为的“一切众生”其本质不是众生,如果要我去灭度这些本质不是众生的所谓无量无数无边众生,那我只好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人类所认为的那些众生的实有性存在是一种错觉,佛家称之为“相状”,凡有这种“相状”思想者均不是佛。如果我、菩萨从(有众生和)度众生的角度去认识世界,那就好比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菩萨也就即非菩萨了。
佛学思想认为,修成佛果有一个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就是持有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在正确世界观指导下的行为。所谓正确的世界观是指(佛家所称之为)无“相状”的心态活动方式。佛家认为,人对宇宙世界间的有形万物所产生的“有实物存在”的错觉就是所谓有“相”。佛家所谓的无“相”理论是说,要从“万物本质(无形)”的角度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人类所感受到的世界有形万物均是事物非本质的存在方式,佛家称之为“假相”,包括人类的存在形式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实现这种认识上的突破,并能够用以主导行为,就等于获得了成就佛果的必要条件。(关于“相”的问题,本文在后面章节中将专题探讨。)
关于“无形”的概念问题。本文中所说的“无形”是一个狭义概念,是相对于人类凭借直观所感受到的“有形”物体而言。“无形”是指宇宙万物还原后的本质形态,宇宙万物还原后其基本形态类似于微粒子(见楞伽经关于“少/兔”、“极微”的释义),人类凭借直观所感受到的有形万物是由微粒子在特定条件下(因缘)的聚合而构成。佛家认为,“因缘”是事物聚合和还原变化的唯一条件,如果只认识到微粒子而忽略了“因缘”关系,就陷入了“有种论”(见楞伽经)。关于宇宙万物还原后其基本形态是否微粒子的问题在佛学界也有较多争论,但是无论怎样争论,微粒子接近于宇宙万物基本形态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认识“万物无形”的意义在于:(1)、通过现代微观视角了解宇宙世界构成的基本关系,以帮助人们从现代角度理解佛学思想的基本理念。(2)、通过现代微观视角探索微粒子与人类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帮助人们从中发现生命永恒(不生不灭)的规律以及实现的途径。
(对不起,单篇文章限制长度,全部文章可登陆:http://zhengxin2.blog.sohu.com/。此处我也会另想办法抓紧编辑后续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