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矫正观念(二)
按:《给觉知者》一书是隆波田所有著作中出版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由此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第一章 It Rains Hard On A Covered Thing (二) 矫正观念 -- 岩松添加的副标题 翻译:Anon 订正:岩松 佛陀所有的教导都是导向灭苦的。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怀疑他的教导,就会陷入对轮回、天堂、地狱等名相的沉思与推测中。佛陀的教法超越时空,并不受语言、种族、国家或宗教之藩篱所限制。根据《大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的记载,假使你能够像链条一般持续不断地修习四念处(也就是随时增长觉性),那么七年甚至短短七个月或七天的时间之内将可望证得阿罗汉果(arahatta)或阿那含果(anagami)。假如你能够依照我所说的方法增长觉性,并如同链子般持续不断地保持觉性,那么最多三年,苦就会减少百分之六十,甚至完全消除。有些人可能会在一年甚至九十天内获得这样的成果。不会有喜悦或悲伤,也不会有满足或不满足。这条通往灭苦的路是一条简易之道。它之所以会困难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知道,因此我们才会有疑惑而缺乏信心。
只要我们对修行的每一步都有信心,就不会有困难。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但是必须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倘若你能对自己有信心,那你就是自己的皈依处。信仰意味着皈依处。即使你钻研书本多年,那也只是理论罢了。但假若你能真正地实践,不用多长时间,你会比理论研究家知道得更多更深入。巴利文经典中记载了两种重要的心的品质:第一种是正念;第二种是正知(sampajanna),也就是觉知自己。当你觉知你的手部动作时,你就同时具足正念和正知。这种修行的成就是巨大的,是无法估量的。“不苦”是金钱买不到的,你必须亲自去实践,直到“不苦”自己生起,因为它本已存在。
做功德与持戒就像未去壳的稻米,不能吃,但是很有用,因为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播种,然后于来年收成。使自己平静就像已去壳但尚未煮熟的稻米,还是不能吃。有两种平静:第一种是奢摩他(制心一处),第二种是毘婆舍那(vipassana,如实观照)。修习止禅时,你必须闭上双眼静静坐着,并注意自己的入息出息。当呼吸变得非常微细时,有时会感觉不到呼吸,而且会觉得非常平静;但贪瞋痴仍无法消除,因为仍有无明,你并没有察觉念头。而修毘婆舍那则可以去除贪瞋痴,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体验这种平静。所以不一定要闭上眼睛、塞住耳朵地坐着。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念头生起时我们看得见它们。这种平静潜藏于每个人之中。
我们的心本来就清净、明亮和寂静。不清净、不明亮、不安定的不是我们的心,而是烦恼(kilesa)。我们试图战胜烦恼,其实却并没有什么烦恼,所以我们怎能战胜它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清楚地观照原本的心,清楚地看念头。只要我们能清楚地观照心,就不会有无明。
“清净”这个词是指心没有被污染和覆盖时自然的状态。当我们以智慧去洞察心并看清它时,便知道心原本是寂静的,如如不动的。这就是心清净。这明亮的心就像耀眼的光芒,能让我们安全地抵达任何地方。在这样的光芒的沐浴下,我们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都能够看到我们的生命之心。这就是心的光芒。“寂静”则意味着息灭,亦即贪瞋痴的息灭,一切不安与困难的息灭,同时也是对任何法门或体系的追寻的息灭。我们不需要再寻找老师,因为我们自己真的知道了。当我们真正知道心时,我们就会知道它一直都是清净、明亮和寂静的。
当我们看到了念头后,我们就会知道苦如何生起,苦如何息灭。每当思考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它。我们甚至会觉知自己心的跳动。无论肢体如何移动,我们都能知道。我们能够轻松毫无压力地自然地去知道。这样的知道非常快,不但快过电流和闪电,而且比任何事物都还要快。这种知道与智慧相同,与觉-慧相同;与觉、定、慧也相同。这种智慧知道一切。即使是最轻微的声音,我们也会知道。风吹拂我们的肌肤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念头生起,我们也知道。念头深沉的时候,智慧也深沉。念头生起的快,烦恼生起的也快,智慧也快。无论念头生起时是多么迅速,智慧都会知道它们。
这称为缘起(paticcasamuppada)。没有无明时,产生苦的结构就断裂了。这是因为有觉性在。 你们或许听说过佛陀只剃过一次发,头发便不再生长了。这是一个谜语。头发一旦被剪掉就无法附着了。这和斩断无明使它无法再生起很类似。这是不可违反的自然定律,就像紧紧地栓在两根柱子之间的绳子,一旦被剪断就无法再连接了。认清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它潜藏在每个人之中。然而修行为什么难?事实上修行并不难,但也并不容易。它既难又容易。
泰国东北有据谚语说:「贫穷者富有,富有者受苦。」为什么受苦?为什么贫穷?因为富有的人只是在金钱上富有,他们却因不能看见自己的本性而贫穷。贫者虽物质财富上贫乏,因能看见自己、懂得这种自然规律而内在富有。金钱无法将任何人带到这样的境界。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能力,能够到达这种境界,因为这种境界人人本具。我们是女众还是男众,是泰国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不重要,而且与宗教信仰也无关。我们全都具足相同的本性,这是自然法则,正如每个人都是由四大所组成。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每一个人都能修习,但是你们必须有一颗真诚的心。
我相信法在佛陀出世之前就一直存在着。佛陀是法的第一个发现者。在佛陀之前,法存在着但不为人所知,直到佛陀发现了它。这种真实本性存在于每一个人之中。当你站起来,它随你站起来;当你坐下时,它随你坐下;当你睡觉时,它随你睡觉;当你上洗手间时,它随你上洗手间。无论你到哪里它都跟随着你,所以,你可以在随时随地练习。因此你应当知道如何修习──你应当知道如何观照念头。看到念头的来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正道会从这个起点开始自然展现在你眼前。
只要我们具足正见并行正道,一定能达成这一目标。无论听法、布施、持戒、修习禅定还是修习毗婆舍那,假如未能达到此目标,那顶多也只是世间的善法,并非真正的意义。假若我们没有布施、持戒,也没有修习禅定,却仍能抵达此一境界,那么我们仍然可以说诸事皆已成办,就像天空笼罩大地──它涵盖了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涵括佛陀所有教法的巴利三藏(Tipitaka)经典中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包含在此一目标中。倘若你能研究所有的巴利三藏经典,你应当就能抵达这个目标。但假若你读完了整套南传经典却未达此境界,那么你仍会有疑惑,也因此仍会有苦。
我们不必学习构成南传经典的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但是我们必须达到有觉性的境界。当我们到达这个境界后,自然会明白整个巴利三藏经典。有一次佛陀和一些比丘走在森林中,他抓起一把落叶,然后问这些比丘:“林中叶与我手中叶,哪个多?”比丘们回答说:“林中叶多于您手中叶,世尊。”佛陀于是说:“我所知法甚多,如林中叶,我所说之法如掌中叶。”请你们务必了解其中的意义:佛陀只教导苦和灭苦,别无其它。研究经典、布施、持戒、修习止观应该能将我们引导至此一目标,否则它们就没有什么用。一旦达此目标,诸事便皆成办。
(第一章完)
转自 隆波田动中禅 http://blog.sina.com.cn/mahasati
------------------------------------------------------------------ 《动中禅修行指南》电子书下载地址:
http://bbs.jiexieyin.org/dispbbs.asp?boardid=63&id=100802&star=1#100802
|